「文化鐵粉」張港欣Timmy:「名人『集郵』,怎可以協助推動香港文化、藝術?」


31-03-2023

青菜蘿蔔,各有所好,「East or West,home is best」。每個人,找到興趣所屬、心靈有安樂窩便是。

在我心目中,張港欣(Timmy)的生活方式很隨心,他是許多文化、藝術、娛樂等活動的『鐵粉』,看到他多年跟名人「集郵」的照片,都是珍貴的,綁着本人眼球。Timmy忠於自己,不怕別人笑他事業「放軟手腳」;這些「集郵」活動又不是傷天害理,而且每次出動,惠及文化和藝術的推廣;書展期間,看到他一天跑幾場去支持不同作家的講座,然後,「Po」上網,免費協助文學宣傳。張港欣很能代表「Me Generation」那追尋自我生活的新思維。

其實Timmy曾做過我的「boss」,在知識分子平台「灼見名家」寫文章的時候,他是我的老編。他友善、出口成章,雖然我年紀比他大,但是,他是「另一星球」來的,從「宅文青」的角度看事情。

Timmy移移眼鏡:「你們的年代,循規蹈矩,也許年華到了逝水,才展開新的生活方式,我們不想等,『青春要放進螢火蟲布袋』,照亮當夜,天亮,再想吧!」我斜視一笑:「別人或說你『不務正業』吧,但是你想想,過去所有認為是不務正業的東西:藝術、體育、電競、集相片、集錢幣現在都變了堂堂正正的事業。世界在變,價值觀也在變,過去所謂『正業』,還不是指朝九晚五,每月有工資的工作,我知道你家裏做生意,當生活不是煩惱,尋求自己喜歡的興趣,也無不可;嗜好,『源於生活,忠於生活』,然後,有事業野心的話,也許把興趣變為『大於生活』,成為一門經營吧!」Timmy認真點頭:「哈哈,我覺得為人子女,最重要是好好地『讀完所有書』,大學畢業以後,生命便是自己的!」我問他:「你在哪裏唸書?」Timmy頑皮地回答:「中學是聖馬可和孔聖堂,乖學生一個!」我笑:「跟着呢?」他也笑:「2007年,進入理工大學唸電腦系,畢業後,做programmer,又替小朋友補習,我本身喜歡中國文學,因此,在2011年,去了城市大學唸中文碩士。17年,決心做文化工作,往『灼見名家』打工,那裏,我負責部分採訪工作,包括文化活動。漸漸地,我接觸到文化、電影、娛樂界的名人,喜歡和他們拍照留念,於是,一張又一張照片變成了珍貴的回憶,特別是有些走了的,如笑匠吳耀漢!此外,謝賢和鄭少秋這些六、七十年代的superstars,平常很少在公開場合出現,我『捕獲』過他們,開心到暈。」我總結:「哈哈,你的過往很『奉公守法』呀!」

我又「八股」了:「家裏對你有期望嗎?」Timmy認真地:「有的,我有一姊一妹,做男丁的我,父母都會有事業和家庭的期望。」

我拍拍臉:「去文化活動,有甚麼得着嗎?」Timmy露出小孩子般的喜悅:「舉個例子:去書展的講座,聽名人講話,令我的腦袋開竅,有些還和我交換電話,轉變為朋友,張灼祥校長便是其中一位。不過,最難『埋身』是男團MIRROR,上百人包圍他們,『迫身唔轉』,我沒有辦法拍到一幅並肩的照片。不過,最遺憾的,是沒有和走了的名導演羅啟銳留下任何影像。唉!」

我問:「你怎麼知道名人的行蹤?」Timmy一本正經:「Internet很多『星跡網』提供資訊,不過,許多活動都是『last minute』才公佈,有時候,疲於奔命,連跑兩場活動,但最洩氣的,是當這些精采活動『撞期』,魚與熊掌,不知道挑哪一個?」

我好奇:「追『星』的粉是甚麼人?」Timmy想想:「純文化和藝術活動,年長的人不少;如是電影活動,甚麼年紀的人都有;凡是流行歌手,則二十來歲的居多。如歌手是男的,則『女粉』多些,至於女歌手,仍以『女粉』居多,她們喜歡集體出動,不過,『男粉』的數目,會增加很多,通常不會超過50%的。」Timmy浮想起:「有些粉絲,大家見面多了,會交換電話,有空,便互取『粉絲向』的情報。」我說:「你試過『追星』至海外嗎?」Timmy搖頭大笑:「成本太高吧!」

我認真的:「有一句聖經的話,叫『熱愛有時』,你下輩子會繼續這興趣嗎?」Timmy堅決地:「『追星』只是我現在的stage of life!佛洛伊德說過:『本我id,還我ego。』此刻,我樂於做『我是我』啫!」我點頭:「做回自己,是很開心的;我們那年代,生命常常只是『豉油碟』,給別人『點』;一代人,活出一代的自由態度……」

我說:「『集郵』,有沒有不快的經歷?」Timmy立刻回應:「最氣餒是等了數小時,原來名人從後門走了!有些名人完事,立刻跳上私家車,絕塵而去,招呼也不和我們打一個!最可惡是有些保安,『拿着雞毛當令箭』,對粉絲呼喝推撞,沒有禮貌!最後,有些名人,為『出席而出席』,活動限時限刻,『夠鐘』便走,不跟粉絲們逐一拍照留念,但是,有些演員卻相當friendly,如方力申、馬國明、陳豪除了『任影』,還會為影迷拿相機,攝取最佳的角度。」

我掩嘴:「每件事情都有學問,『為粉之道』,也不簡單。」Timmy拍拍自己:「對呀!我參加活動之前,會做點research,先了解這場地的『地形』,例如在銅鑼灣皇室堡商場,2樓還是3樓對拍攝角度好一些?名人會從哪裏走入商場?哪裏是離開秘道?帶甚麼攝影設備?要否用長鏡頭『架生』?如站立數小時以上,穿甚麼的球鞋?」

我聽後,大開「耳界」:「所有宣傳活動,其實都需要supporters,難得有一批不收費又可以把場面弄得熱熱鬧鬧的有心人,相得益彰,更何況你把報道放上社交媒體,讓成千上萬人觀看,推動了人們關心文化、藝術和娛樂。不如這樣吧,你用『行禪』的態度,有心地、用心地,把興趣昇華為意義,把意義昇華為力量,組織一班有見識和品味的『粉絲團』,認為值得推廣的,便『班』三、四十人,去捧一些有才華的作家、畫家、藝人的場,讓他們可以『圈粉』,得到認同,可不要忘記『撐』我呀!」Timmy按着肚皮忍笑:「好建議!每次派100人支撐你活動的場面!」我反白眼:「哈,才不要!我認識一個名人,紅的時候,數百粉絲;不紅了,只有小貓三、兩隻在機場等候,他傷心得要命。如要選擇天堂和地獄,我寧願早在地獄躺平,吾等是天生的『土湯匙』,虛榮,對於我,是堯舜的年代了……」

在人生的舞台上,我現在跳着的舞叫做「惆悵」。努力的人、慵懶的人,結果都會留不住青春。望着張港欣枱面那大半杯的檸檬冰茶,我忌妒了:青春的好處,是青春之外,還有青春,可以做回自己,嘗試不同的生活方式,開開心心;最重要的,青春是製造美麗回憶的棉花糖小烤鍋。

棉花糖,留不住,入口即溶;春天的雨,薄薄的,黏上臉龐,也即乾。我們年輕時候的喜和樂,本應如斯……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