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-08-19
Fabio Rossi是香港art dealer (這個名詞,目前所有翻譯都詞不達意,「art dealer」不只是經紀,也從事藝術品買賣,但又兼有顧問成分,某方面來說,亦像藝術家的「保姆」) 界別,大家認識的名字。
Fabio是意大利人,1963年出生,家裏從事藝術生意,由七歲起,他便常常陪家人來亞洲各國,如印度、中國、日本等,只要有藝術的地方,他都留下腳印。Fabio說:「噢,有時候一年要來香港幾次!」
1983年,他去倫敦唸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, 學士畢業後,再唸藝術考古學。在亞洲藝術方面,他是著名的專家,特別是Himalayan art (喜馬拉亞山民族藝術)。
1986年,他和媽媽在倫敦開了畫廊Rossi & Rossi。2011年,Rossi & Rossi在香港開分店,他的太太是在紐約認識的香港人,小孩子是半個中國娃娃。Fabio說:「許多外國人喜歡香港,因為香港是真真正正接納外國人的一處地方,它在亞洲的中心點,飛去其他國家參與藝術活動都容易。」
他說:「香港是發展成為藝術之都的好地方,可惜,香港人甚麼都有了,就是不懂尊重藝術!」我想了一會:「中文『尊重』這兩個字,意義比英文『respect』來得更深。在藝術方面,『尊』代表大家應該崇尚;『重』代表大家重視。可惜在香港,藝術只對有文化的人才有說服力,因為藝術並不是如吃和喝或衣服般,是必需品。有些香港人對藝術不聞不問,就算沒有靈魂,也可以活下去。」
我解釋:「香港人只愛吃,生存在感官世界。我有些朋友,月入一萬多元,卻常常吃那些『廚師發辦』(Omakase),兩個『打工仔』動輒二千多元埋單,有點過分;有些人飛十多小時,便是為了吃一家著名小館,不知道為了自己吃,還是Instagram要吃?看那些旅遊雜誌,每期都叫人去日本、韓國、台灣……撲東跑西,不看風景,卻為趕去品嘗咖啡糕點,真的本末倒置,『妹仔大過主人婆』。如果這些人拿十分之一的精力,去追求藝術、豐富靈魂,多好!」
我問:「Fabio,你是art dealer,也擁有畫廊,藝術能夠賺錢嗎?」Fabio說:「接觸藝術,不應該有『寶藏獵人』(treasure hunter) 的想法,應該是『探險家』(explorer) 的態度。欣賞藝術品的表象時,也要探討它的背後意義,再思考文化的歷史和現處,對比自己今天的人生。愛藝術的人,氣質和智慧,和別人會不一樣。」
Fabio繼續分析:「但是,在物質過度膨脹的今天,尊重藝術的人仍是少數,藝術品的交易數量並不如商品般多;故此需求有限,交易自然不多。 看到一幅畫,要先問自己『喜歡它嗎?感情上,會突然觸動嗎?買了這東西後,會對我的生命加添意義嗎?』,我叫這做『改變生命的價值』(life transformative value of art),而不應該緊張它將來再賣出去,藝術品的『市場交換價值』(market exchange value of art)。這裏,我想強調兩點:藝術喜好,是很個人的,不像一粒鑽石,它有客觀的價值鑑定,有些你愛死的藝術作品,別人會討厭;第二,藝術也有潮流的,今天的風格,可能十年後,已被買家冷落。故此,很難準確預測一幅作品將來的受歡迎程度。」
我故意挑起談話的趣味:「可是,很多人羨慕有些藝術品被拍賣時,升值一萬倍、十萬倍的風光?」Fabio:「購買藝術品,通過殷實的畫廊,是最好的方法,畫廊是專家,會為你判斷什麼價錢是合理。而且,畫廊去問價,避免了炒賣成分;當然,有些作品是絕世奇珍,只能夠通過拍賣去獲取它」。我回應:「有些拍賣的參與者,為了抬高藝術家的市場身價,會故意高價競投,雖然,表面是有人多付了,可是他的其他藏品因此升了值,暗中得益。故此,這些藝術品的『公開價值』其實是有問題的,不知底蘊的人跟隨,隨時入了貴貨,投資失利。近來,有些藝術品的拍賣價錢,對行內人來說,絕不正常,還非常古怪。」
Fabio說:「這股不良之風,亦影響到專業畫廊的經營,有些人以為畫廊是協助藝術品炒賣的地方,於是,畫廊只好售賣一些所謂『有價有市』的藝術品給他們,有些畫廊屈服於市場,變相成為投資經紀,未能執行一家良好畫廊的三個『天職』:協助一些有潛質,但未成名的藝術家,向外展示他們的優秀作品;第二,我們要教育買家,用內心來真真正正去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精神意義;最後,畫廊更應策展一些精采的展覽,讓市民免費參觀,向大眾進行藝術教育。」
我絕對贊同:「愈來愈多良莠不齊的拍賣行大力宣傳投資藝術品會『發達』,大家真的要小心,這些拍賣的『後真相』(post-truth),其實是一大堆謊話。」
Fabio的助手Charles Fong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,爸爸是香港人,媽媽是台灣人,自小在台灣長大,幾年前,來了香港大學唸書,然後進入了藝術行業,他說:「如果不用工作,我會選擇台灣的生活:空間大、步伐慢。但是,如果要工作,香港還是年輕人的機會之都,因為它是國際城市,四方八面的機會都有。不過,香港的人才亦多,如果沒有實力,在香港生存,委實不容易,我明白有些年輕人的不滿,但是公平競爭,不用拉關係,也是香港美麗之處呀。」
Charles 頓了一頓:「我很喜歡日本有些 『industry-only auction』 (行內人拍賣),它不像目前的拍賣會,外面不懂藝術的人也可以參與拍賣,只要有錢便入場;其實,歐洲的古董行業,從17世紀開始,已有這種『行內人』的拍賣,好處是『行內人』都是熟悉藝術的專家,不會為了賺快錢而傷害商譽,所以拍賣的結果,價錢合理,比較可靠。」
我補充:「藝術品的價值高低在乎四個因素:作品的稀有程度、藝術家的地位及名氣、藝術技巧和創意、藝術風格的受歡迎程度。一幅作品,要具備這四點,談何容易,一萬件作品,未必有一幅可以跑出來,那些用了數千或數萬元買來的作品,難以想像它將來會變成數十萬元以上的珍品。」
Fabio說:「藝術投資者的心態,要像一個收藏家(art collector),東西是用來收藏,可能只買不賣,而每個成功的畫廊,手頭必須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收藏家,大家一起享受追求藝術的樂趣,評估藝術市場的走勢,那才是如魚得水的結合。」
Charles贊同:「科技進步,以上所說的畫廊和顧客的關係,已毋須實體接觸,因為有些已把活動搬了上網,而網上畫廊在社交媒體把作品銷售,不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。」
Fabio點頭:「對,在香港,『線下』經營畫廊愈來愈困難,因為租金貴,每個月交投量又不多,常常擔心,故此,如果不是家族經營這一行業久遠,加上我數十年的經驗,我也會跟許多中小型的畫廊一樣,慘淡地面對藝術買賣行業的dichotomy (兩極化):國際級的拍賣行佔據市場的一角,另一角是國際級的大畫廊,中小型的卻在兩者之間,浮浮沉沉。」
我開玩笑:「有一天,你倘若結業,怎麼辦?」
Fabio比我更會開玩笑:「我會和兒子說:『如果爸爸賣食品,留給你的都沒有用,但是,今天爸爸不幹,會有大量藝術品留給你,將來,你仍有機會為家族『翻身』!」
最後,我問Fabio:「我們應該買香港藝術家的作品作為投資嗎?」Fabio認真地說:「坦白說,從世界水平來說,香港藝術家的認受程度,真的不及內地及台灣,但是,『香港人愛香港人』,我仍然努力,多些培養本地藝術家;不過,隨著社會文化素質改善,香港愈來愈多出色的藝術家。我希望十數年後,我們可以和兩地分庭抗禮吧,而本地藝術家如李傑(Lee Kit)也不用跑去台灣發展。」
有一件事令Fabio更焦急的,他說:「國際畫廊,未必看上本地的藝術家,本地畫廊當然樂意支持本地藝術家,奈何資金又並不充裕,希望香港政府可以改變一貫『政商不合作』的態度,多些資助我們這些中小畫廊的『非牟利』(non-profit) 藝術活動,讓我們可以推廣一些本地的藝術家。我們雖然是商業單位,但是,為何政府的概念仍以為商人舉辦非牟利活動,一定是背後有商業利益,這種想法,阻礙了民間和政府合力推動藝術發展,政府常常期待藝術界出現NGOs(非牟利團體)推動視覺藝術(visual art),但是,當NGOs未能有力推動時,整個視覺藝術的發展,便阻遏下來!」
官商合作,好處是如虎添翼,而壞處會否如民間常常指責政府的所謂「官商勾結」,你的看法呢?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