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學學位過剩九大原因


最近和一個大學的朋友聊天,談到香港的青年人口持續下降,現在是五萬多,未來數年一直往下調至4萬多,至若干年後,才有回升。

今年,香港考獲DSE合格人數約為25,000人,而20間可頒授學位的高等教育院校收生則為大概24,000多人,很快差不多甲乙丙丁都有大學讀。

由於上述年齡現象持續,輕則凡是DSE考獲合格的,差不多都有大學學位分配,大家會擔心香港大學生水準。壞則可能有些學生因為入不到心儀的學科,去海外就讀,於是大學收生不足的危機更惡化。 以前,大學生「奇貨可居」,因為學位僧多粥少,但是目前勞動人口中,46%是大學生。在未來,可以想像因為誰人都可以輕易入大學,香港大學的水平只會繼續「插水」。

這個實情,已經在大學內引起討論,有些老師擔心大學教席在未來10年,未必再是穩定的鐵飯碗。現在,中小學面臨「cut班」危機,應該在未來,大學也頭痛。

朋友說未來的危機除了因為香港人「唔願生仔」之外,還有8個其他原因。

在港英年代,有人認為製造大量大學生,可以產生多些「知識分子」,有助香港回歸後的民主,可惜這學位的「量化寛鬆」,產生不了許多知識分子,我們民智依然停留不進,但是,在這政策下,於是在回歸前,政府承認多間專上學校為大學,更建立新的大學。

跟著,在回歸後,政府打出「知識型經濟」的理想,於是有大量的「私立大專」,特別是社區學院,和「不上不落」的副學士學位的出現,加劇大學學位供應。 最慘是許多私專,又和外國大學合作,產生一些「遙距」大學課程,再加大大學位供應量。

此外,大學也有自己的利益,因為政府給大學的資源,也在乎大學每年供應多少大學生,它們自己籌到多少經費,於是在這「量化」遊戲下,大學當然樂意做大個餅。

在急功近利的環境下,大學開一些「快靚正」的課程,如工商管理、市場學、遙距法律班等等,反而一些投資大的課程被忽視(雖然對社會好的),如醫科、牙科、物理治療、高科技等等,而香港的大學,一向是「文書」為主導,大學不接受「職業大學」這概念,於是,很多課程,特別是高科技創意的,如3D、VR、AR及MR等專門技術等等,香港都趕不上,學生只好去外國找大學攻讀,導致另一批同學的流失。

香港家長的心態也有問題,外國的月亮是特別圓的,故此,許多中產以上的家庭,急於把子女送去外國的名牌中學,希望升讀外國的名牌大學,做「國際尖子」,故此,在香港許多名牌的中學,過了中三那年,很多學生便消失,去了外國讀書。在「人有我有」的風氣下,如果家長把孩子留在中學唸完DSE,好像沒有面子,別人懷疑你財政收入未夠班。

近年,香港政治動盪,大學校園的衝擊猶甚,部分學生的抗爭行為,叫一些家長擔心,他們怕子女太早受政治影響,故此寧願早些送他們去外國。

有些年輕人不再「恨」入大學,他們是現實派,如果大學畢業後,也找不到好工作,還欠了Grant Loan十多萬,不如早些出來社會工作,「搵真銀」好過。

最後,有些明智的同學覺得讀書為興趣,如大學的學科不適合自己,不如入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讀一些工作實用的“Dip”(即Diploma文憑),還更開心,這些年輕人也不會選擇入大學。

另一位私大的朋友說了一個內幕笑話:「我們不夠學生,於是便去深圳招生,在招生會上,看到一對中年夫婦,便問:「你們為子女挑課程?」,他們竟然答:「不是,是我們想唸大學」我半信半疑:「為什麼呀?」他們說:「為了移民,因為聽說在香港唸大學,可以留下來工作,然後拿到「居留權」」,他們更說:「這樣比辦理「投資移民」,申請容易得多」,我的心下沉:「請問你們喜歡唸什麼科目?」,他們竟然答:「隨便吧,最好不用怎樣上課,學科容易唸,少些考試,拜託拜託!」,我心裏氣死了。」

那未來如何是好?

大學朋友說:「首當其衝的是一些收生不足的大學或學系,大家看《明德書院》事件,便一葉知秋!」

他說:「現在,政府只容許我們收20%外地學生,最好可以放多些啦!」

但是,多收國內學生,在某些香港人心目中可以是政治不正確。

朋友說:「唉,政府建議讓大學多收一些「一帶一路」國家的學生,但是立法會又不同意。」

在座一位朋友:「為何不多收一些英、美國家的學生,就算收日本,韓國的學生,也好呀!」

大學朋友苦笑:「他們很想來香港唸書嗎? 如要了解中國,他們反而會直接去了北京,上海。」

大家談得興高采烈,最後的解決方案便是政府補貼我們這些中坑老鬼在退休後,再回大學唸書,則收生不會是問題,因為我們這些「二次大戰後的angels 及 babies」,要多少,有多少,哈哈。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