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藝術發展局的時候,和杜琪峯導演成立了「鮮浪潮」短片展,用意是發掘香港的年輕電影人才,特別是大學剛畢業的, 當時得到百老匯電影院Gary Mak的幫助。
週未,約了Gary Mak吃飯,這年輕人好難得,我看著他的成長,最近,他還要協助北京的香港電影節。
我時間早了,於是去了尖沙咀逛街。嚇死我,商埸熱鬧得如街市,香港和國內人都有,見到很多「無家教」的行為,為何人的教養、水平,今天一落千丈?
在店內大聲講手機,旁若無人,逼全世界人聽你談私事。
在電梯出入口等人,阻塞通道,若無其事。
入了店舖,嘈嘈吵吵,把店舖每件衣服都翻過,然後,一陣風的溜掉。
在快餐區,排隊付錢,打尖爭先,張張桌子有人坐在那裏霸位置,霸位的人坐在那裏十多分鐘,吉位空在那裏,真的是「生人霸死地」。
一家大小,往往三至四人,在擠逼的商場內,還手拖手,把整個走道阻著,還施施然地集體橫衝直撞。
這些人特別怕蝕底,你看那件衣服時,他或她便擠過來你的身邊,好像想和你一起研究服裝。
佩服很多人的聲音雄壯,想起事情,便立刻轉身,回頭向走在十個舖位遠的親朋戚友呼喝,以為叫「走火警」。
最叫我吃驚的是現在流行用「手推車」,以前手推車是給嬰兒用的,今天窺看一下,裏面坐了個高頭大馬的幾歲小童,許多看來已經在唸小學,真的是「大牛龜」,好心那些怪獸家長,讓這些大牛龜自己行行走走啦,這樣地縱容,會害死小朋友,把他們變成「軟骨人」,他們把行人走道變了「手推車道」,一架又一架,隨時撞向你的腳。最討厭是坐升降機的時候,兩部手推車已經把整個升降機霸佔,別人都擠不進內,看來全港商場要好好研究,如何控制管理手推車,否則,你們賺到一批「手推車」客,又同時會趕走另一批客!
恕我老餅,以前,這些惡劣行為列入「無家教」,身為父母的,都會教訓子女,文雅的會說:「己所不欲,勿施於人」,普羅大眾會說:「泥水佬做門,過得人要過得自己」。故此,以往吃飯前,年輕一輩,要「叫人」,即「XXX,吃飯」,把一同吃飯的人逐一問候,是一種禮貌;而夾菜的時候,只能挑面前的吃,不能「飛象過河」,如斯等等行為,代表尊重別人。身為家長的,往往會吩咐子女:「行為要斯斯文文,不要粗粗魯魯呀!」。
今天,不論本地人或外地人,行為不是大媽土豪(年輕的大姐小土豪也許比大媽更甚),便是港男港女,港爸港媽,有時候,聽到有一些女性律師的「粗口」比男孩子還利害,高深教育跑到那裏? 為何教育愈普及,人們愈富有,反而人的行為更加惡俗?
有一次我坐飛機,全程兩小時,小孩子拿著手上的玩具,敲打父母的頭,父母不理,小孩子更惡,簡直可怕。
百思不解? 讀者朋友,你們有答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