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-12-23
老百姓為口奔馳,只想三餐溫飽,面對社會改變又如何。世事如摩天輪:高轉低,低轉高。
70年代,香港是輕工業中心,叫做「亞洲四小龍」;但是,內地改革開放後,本地廠商一家家北移。我老爸說:「工業會沒落,香港必須轉型!」最終,香港人上下一心,香港變成了國際金融中心!
10年前,我的影視圈朋友埋怨:「內地人口多、觀眾多,影視市場正北移!」席間,老前輩當頭棒喝:「別太負面,你要慶幸內地和香港的尺度,仍有所不同,我們才可以享受一定生存空間。如果有一天,內地和香港同樣開放,那麼,在『大吃小』的道理下,我們立處在那裏?」
事情,不可能只是非黑即白,單是唱好或唱壞的人,不是枉屈,便是過分樂觀。我作為香港人看香港,只有3個永恆真理:社會穩定,永遠是對的;以暴力解決問題,絕對是錯的;如不改變,城市不會進步。
最近,有些朋友移民去大灣區(GBA)其他城市,說:「居住環境寬敞」、「生活成本降低」、「東西比香港好吃」、「多了地方遊山玩水」。可是,有正必有反,另一批又會說:「沒有港式醫療」、「語言溝通有困難」、「網上接收外面資訊有限」、「所有都是手機交易,老人家不懂應用程式」。
有個客戶,找我訴苦:「數十年前,在中山買了一塊工業用地,蓋了廠房。以前,政府容許工業用地在批地年期屆滿後,只須補償地價,可改為商業用途,我滿心歡喜,以為可以補地價,讓資產增值;誰料到:政府要收回土地!改地契一事,好夢成空!」我搖頭:「在過去,工廠已養活你一家人。政府沒有責任在地契到期時,給你續期;『食幾多、着幾多,係整定嘅』!內地的環境跟香港不一樣,你不能以本地那一套,期待內地吧!」
身邊的年輕朋友感恩:「Covid完了,再開關,多了內地人來香港買人壽保險,真是『阿彌揭諦』,否則,我會『食粥水』!」另一位客戶說:「總之,搵到食,管它銅鑼灣賣甚麼呢?多了藥房,那又怎樣?」
上個星期,看電視,TVB主辦「亞洲超星團」,參賽者以內地小夥子居多,能跳、能唱,水準比香港參賽者高。我還記得十多年前,本地娛樂圈仍然抗拒內地演藝人,到了今天,時移世易。
在香港社會,只有三類人不用工作,也不愁吃喝:享受pension(長俸)的公務員、有租金和股息可享的富裕人家,最後,便是「家有恆產」的富戶。其他香港人,誰不奔波勞碌?
東京的人口,有1千3百多萬、首爾的人口,約1千萬、北京的人口,有2千1百多萬、上海的人口,有2千6百多萬、香港的人口,只有7百多萬,和上述亞洲大都會比較,香港是墮後的。一個大城市在許多運作上,產生economies of scale(規模效益),因為人多好辦事,競爭力會增加。可惜,本市的面積「雞碎咁多」,如勉強加大人口,只會換來房屋、交通、福利等嚴重的社會問題,因此,假若香港能夠利用到GBA的龐大hinterland(腹地,即一個城市背後的區域),利多於弊。大灣區的人口有8千多萬,比泰國的7千多萬、馬來西亞的3千多萬、台灣的2千多萬,更具規模,如這8千多萬大部份講廣府話的人和香港產生互動效應,那「複數力量」(compounding power)為香港帶來的利益,非常驚人!當然,有機遇,亦會有挑戰,這是世事的雙面道理。
晚餐後,牛頓(Isaac Newton) 坐在花園喝茶,一顆蘋果從樹上掉下來,他思考着為甚麼蘋果總是往下墜?於是,想出了「萬有引力」道理。小市民聽了這故事,不屑地回答:「萬有引力不重要,有蘋果吃最重要!」
大灣區的發展,從小市民的看法,最重要是為生活帶來甚麼機遇?帶來甚麼挑戰?
和我的老百姓朋友「打牙骹」,熱鬧了,各有各的觀點。的士司機說:「星期日,現在『靜過鬼』,數十萬人跑去深圳一帶消費!」家長說:「來香港參加『中學文憑試』的深圳學生愈來愈多,為我們的孩子們帶來比拼!」這就是兩地「競爭」的關係。未來,香港是否會「有競爭,才有進步」?還是被「汰弱留強」?還要看看香港人的鬥志。
譚伯伯說:「太好了,作為老人家,兩地都照顧我們:擁有『港澳台居民居住證』的長者,可以在內地申請『老年人優待卡』,乘車有優惠,而香港許多福利,例如『長者醫療券』,在內地可使用。」這是兩地「互補」的關係,如香港和GBA其他城市能夠相互補充,老百姓的受益,只會更多!
林會計師說:「『港車北上』涉及兩地政府部門,申請程序十分複雜,但是,對於我們有需要的人來說,這是非常好的德政。」旁邊的友人唱反調:「這個世界要對等的,終有一天,GBA的車也開來香港,到時,你別『鬼殺咁嘈』!」上述的,便是兩地將來需要「合作」的關係。
陸太太說:「我的老公在澳門打工,父母搬到珠海居住,媳婦卻申請了原居順德的父母,來香港長住;我覺得家裏是個『大熔爐』!」這種微妙的變化,就是兩地「融和」的關係。在路上看到年輕人,我已分不出誰是香港?誰是內地來的?
列車啟航了,不會回頭,只會愈去愈遠。「競爭」、「互補」、「合作」、「融和」,便是香港人要和大灣區互動的4種關係;從實踐中找到對錯,慢慢改善一切。但,有些人享受變化、有些人拒絕面對、有些人坐臥徘徊……聽過一句話:人生是個圓,有的人走了一輩子,也沒有走出命運的圓圈,他們其實不知道,圓圈的每一個點,總有一條騰飛的切線。
在和大灣區互動的時候,香港必須保存自己的個性;單只是一個現代化城市,是不行的,因為大灣區其他城市,一天比一天現代化。我們要維持的獨特優勢,便是在不危及國安的情況下,社會須有高度的(1)創新性、(2)包容性和(3)自由度。中央港澳辦和中聯辦的領導,曾多次強調香港要保存「國際化的優勢」。是故,如果香港丟淡「一國兩制」下的上述三件事情和下列三個特點,即擁有一個國際城市的(4)法治、(5)辦事方式和(6)價值觀,最終便會失去亮點,變得和其他城市差別不大,則對國家的戰略貢獻便會減弱,那如何帶動大灣區接軌國際呢?
香港的「硬件」固然要現代化,但是,「軟件」(特別是國際價值觀)的現代化,同樣重要,我們要包容和開放,接納外面的東西,這樣才可以吸引國際投資和人才。社會上,某些人的激進「自大論」,在不自覺中,正打擊香港在global connectivity(國際聯通)的步伐。此外,我們普通法的法院絕對是「一國兩制」的金支柱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世界投資者最終相信的,是有甚麼紛爭,香港的法院是嚴明可靠的。部份敵對國家已開始誣衊香港的法治,指控法官受到政治干預,故此,我們在此時絕對不宜對法院施加任何壓力、否定他們的判決(例如終審法院最近給予LGBT的權利),導致他們感到脆弱;因此,對The Court of Final Appeal的裁決尊重,是「一國兩制」下的基本守線,香港人絕對不宜帶頭攻擊月旦自己的司法系統,這危險的先例,足以傷害這國際城市的前景,因為,我們必須向世界證明,香港的法制和法院的價值觀仍然有別於其他灣區城市。
人之胸襟,多厭則窄,多納則寬;面對大灣區的改變、世界的改變,大家何嘗不要這樣?改變、接納、包容是活力國際大城市的硬道理;社會,就是在矛盾中妥協出來的火鳳凰。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