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《月亮喜歡藍》(Moonlight)的聯合監製安德夏(Andrew Hevia)有事來了香港。我捉著他,第一,邀請他為貿易發展局的香港國際影視展「FILMART 2017」演講(各位要上網,分享這個三十歲出頭的年青人說了些什麼創作的心路);第二,我訪問了他(因為他曾經在2016年拿到獎學金,在香港生活了一年,他也算是我們香港的一份子,故此,香港的藝術界如畫家周俊輝,和媒體藝術組織的Videotage的Issac都認識他)(,)我不客氣,直接問: 「Andrew,你30歲仔,突然拿了奧斯卡,名成「利就」(這當然是開玩笑),快點告訴我們的年青讀者,特別正在從事創意行業的,如何像你一樣,一步步地爭取到人生的成績單?」
Andrew的背景我不多說了,大家可以去維基(Wiki)一下(他父親是因為政治理由,從古巴去了美國,Andrew在美國的邁阿密沙灘區出生成長,家裏沒有錢,唸大學的錢也負擔不了,但是他沒有氣餒),Andrew說:「 我從小孩子到今天,不會奢望有好的外在條件可以幫助我,我永遠數數手指,在短促的時刻,我到底有什麼空間?有什麼天賦?而我又如何做到最好,爭取到這些機會?」他能夠入到大學,是因為Facebook有個比賽,只要創作作品拿到最多likes,便可以得到獎學金,故此他參賽並得獎。同樣,他在2016年來香港進修,也不是他首選香港,只是因為當時來香港的獎學金名額比起去倫敦的容易拿到。他就誤打誤撞來了香港,一面兼職,一面進修。他在香港什麼地區都去過,真的是半個香港人。今天,他成名了,在六星級酒店咖啡室見我,也只是一件T-shirt、一條牛仔褲,像個大學研究生。
他在香港有很多電影、音樂、藝術、設計圈的朋友,了解到我們年青人的空間也很有限,他說:「香港不是一處鼓勵創意和藝術的地方,結果大家都忽視了本身潛在的文化價值,但是原來可以像我,在這些範疇是有機會「一舉成名」。故此,香港人一定要專注,集中做我們有實力的事情,不要太分散目標。我也不敢在當天想像自己可憑《月亮喜歡藍》取得奧斯卡的金色獎項!」
我問Andrew,你曾經作為我們香港的一份子,有沒有好的方法提供給年青人嗎?Andrew說 :「每種藝術和創意的形式和內容不一樣,很難有固定的方法的,反而是「態度」最重要,因為態度決定命運,所以, 我想送上6個貼士給香港的年青人,希望有一天,香港的年青人可以和我一樣,踏上奧斯卡的台階,取得金像獎!」
Andrew的6個貼士如下:
1. 想做,今天便做,不要等「完美」時機出現 (Start now! Don’t wait for Perfect!)
很多人因為怕辛苦,又或者太保守,往往對自己諸多藉口,不把理想付諸行動。他看見很多年青人,花上數年或十年,仍然在等:等資金、等別人幫助、等所謂「時機成熟」,結果浪費青春。他舉例:如果你有意念想拍電影,快快用 iPhone 拍下來,當有人欣賞,下一步便可能是大電影。反之,你只是守株待兔,兔不來你也不動,誰知道你有才華呢?
2. 使用手頭上的資源,及可以立刻找到的資源(Use what you have got, or can get now!)
如財富一樣,這個世界沒有所謂「足夠」,有一萬元想要一百萬元,有一百萬元想要一千萬元;故此,手頭有什麼材料,便要調動構思,改煮新菜。曾經有人想拍一部會動的老爺車,但是不夠錢,於是用一個假的外殼套上一架小車,再找人在車的背後暗中推動,觀眾也看不出這個假像。他說:「如果仍然堅持買一架老爺車,這部電影永遠不會出現!」
3. 用錢來衡量是一個大陷阱(Money measurement is a big trap)
從事創意工作,是因為你喜歡,你有一股熱情和信念,故此,願意付出和承擔是必須的,如果往往只是用金錢去斤斤計較,你跑不出多遠,便會放棄。
人家未見到你的成績,當然不願意付上你要求的價錢,可是,你又拒絕參與,你只會失去一個「練功」的機會,一個創作人沒有機會練功,也就不會有進步的空間。
故此,Andrew覺得「兼職」別的事情,只要不磨損你的鬥志,是一件好事情,生活勉強解決了,你便更有決心留在這行業,慢慢畫出彩虹。
4. 創意地克服困難(Learn to overcome obstacles creatively)
做電影或創意行業,和別的行業一樣,總有「揮之不去」的頭痛事情,如果不解決,只會越積越多,害了整個項目。故此,解決問題要聰明、要快、要創意。有時候,「創意」的解決方法會讓人對你另眼相看,帶來更多欣賞,因為做創意的人,始終要有創意思維。
Andrew舉例:有個朋友要拍核電廠爆炸,哪裏來這麼多錢拍?他的解決方法竟然是電影中的一個小孩子,畫了一幅核電廠的爆炸圖畫,反映了爆炸的可怕,結果大家拍案叫絕。試想想:如果他找來一個道具的核電廠,再拍道具爆破,既花錢而大家又「見慣見熟」,不會感興趣。
5. 減低生活需求(Need less)
每個人的生命和事業都有高高低低,創意行業,尤其明顯,故此,偶然的成功或收入,讓一個人寵壞了,喜歡享受,喜歡花錢,則低潮來臨,便翻不了身。
故此當一個電影或創意行業的人,平常生活簡單,輕輕鬆鬆, 不為生活而討好別人,或改變追求的初衷,就更容易增加自己創作的自由度,故此,好的創作人,不應為了收入多一點,去勉強自己拍一些差勁的東西。
6. 建立自己的合作社區(Build a community)
創作的道路,往往孤單,容易沮喪。如果可以挑選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互相支持,互相提醒,共同達成夢想,這個「共同理想」(sense of purpose)是最美妙不過的旅程。而且,「叻人」和「叻人」容易產生奇幻的化學作用,互相影響下才做出好的東西。
贈言
Andrew說:「許多電影和創作人,渴望改善生活,但是, 作為起步的電影人,越想賺錢,越賺不到錢,因為太商業化的東西,許多時候都是大同小異的,別人不一定找你;反而,你忠於自己,做出一些與別人不同的東西,行內有眼光的人是察覺到你的創意,給你嘉許、一個獎項、一句讚美,反而可能為你開啟事業和賺錢的大門。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