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商場的歷史興衰:從張曼玉到BTOB


(一)

我是「逛街精」,每天開心,買件禮物獎勵自己,不開心,也買件東西減壓。數十年,看盡百貨公司和商場的變化,一雞死,一雞鳴。

百年前的香港,商店(shops) 是一舖一店,進去,有目的而為,便是買東西,店都很小,沒有「逛」這概念。在1900年馬氏在中環開了首家華資百貨公司,名為先施百貨(Sincere Department Store) ,1907年,澳洲華僑郭樂及郭泉在上環德輔道中開了永安百貨 (Wing On Department Store),它們和後來開業的「大新百貨」和「中華百貨」,被稱為香港「四大百貨」。我慶幸不是生於那個年代,否則,只有百貨公司,沒有商場逛,會悶死。

商場來自英文的“shopping centre 購物中心”,在美國,它們叫“mall”,其實mall比department store的歷史更久遠,在十五世紀,義大利羅馬(Rome) 、土耳其伊斯坦堡(Istanbul) 已有mall,例如伊斯坦堡的Grand Bazaar,是有蓋的建築物,內有58條內街,4,000店檔,東西應有盡有。另一類叫“購物廊shopping arcade”,它是建築物和建築物之間,建了蓬蓋,顧客不用日曬雨淋,安心購物。日本借鏡歐洲,在全國也搭建了這些購物廊,它們的什麼「購物町通」便屬這類,流行至今,最難忘的是神戶(Kobe) 的三宮商店街,裏面大大小小的西洋糕點店(神戶是日本很早對外開放的海港城市,外國人帶來了糕點(叫“洋菓子”) 和咖啡,那裏還有太古洋行的遺跡),五顏六色的精緻陳列,如走入童話世界。香港真正的購物廊,是銅鑼灣百德新街的「購物廊」(以前叫食街) ,在兩座大廈之間的通道建了上蓋,這arcade今天也是主打餐飲,沒有特別看頭。另一個便是金鐘地鐵站上面的「金鐘廊」,這購物通道接連多座商業大廈,但是它像商場多一點。我小時候,中環最古老的商場叫「萬宜大廈」,它裝置了全港第一部的行人電梯(escalator),內有一家紅寶石西餐廳,印象中,這商場好悶,都是些老洋服店、文儀用品店。有些商業大廈則利用走廊通道兩旁,間格出多家小店,如皇后大道中的萬邦行和萬年大廈(有通道轉上士丹利街),它們的商業空間便是購物廊。

百貨公司是商場的進化版,在19世紀才出現,當時,因為工業革命的出現,促使貨物生產成本減低,因而擴大了消費者的層面和數量,於是,為了配合市場的需求,歐洲城市便有了購物高度集中的百貨公司,百貨公司老板中央集權,把空間小塊小塊的租給檔主,管理統一。當時,百貨公司大受淑女的歡迎,因為她們不用拋頭露面,在街上逛店,可以走進百貨公司,既安全,又舒服。

文化師公劉天賜記得五十年代,香港沒有什麼商場,只有街市和露天市集如廟街,唯一的是尖沙嘴重慶大廈的前身,叫「重慶商場」,一層樓高的矮房子,所有店舖沒有冷氣,主要售賣一些遊客會買的東西如紀念品,油畫等等,聽來,很像歐洲的Bazaar。

我的小時候,即六十年代,香港出現了一個真真正正的商場,叫「海運大廈」(Ocean Terminal),它在1966年開幕,是郵輪碼頭的商場,有冷氣、地方大、現代化,超過一百家店,感覺如去了西方城市的商場。當時太古洋行經營了一家專售英國時裝的百貨公司,叫「天祥」(Dodwell),我心愛的牌子叫St. Michael, 當時衣服放在一張巨大的檯面上,顧客可以隨意捉摸衣服,自己拿去試穿,沒有敵意的售貨員在巡場,除了百貨,「天祥」還有食物出售,小孩子看到包裝五顏六色的糖果、啫喱磚、餅乾等,也會流著半天的口水。

六十年代,商場不太流行,主要還是百貨公司,除了永安、先施,最有氣派的早於1850年已經開業的英資百貨公司「連卡佛」(Lane Crawford),當時的中環總店建原本在置地廣場的位置,後來搬到在石板街附近,富貴逼人,沒有大人拖著我們,小孩子也不敢入去。對面有一家較小的歐美百貨店,叫「龍子行」(Dragon Seed),非常老派,但是如買水晶用品,龍子行是最有名氣。在尖沙嘴半島酒店後面的彌敦道,則有「瑞興百貨」,以賣外國牌子的衣服為主,款式成熟,我們年輕人不愛,瑞興關了後,名牌時裝店「Joyce」進駐,室內設計「潮爆」,還有cafe,是城中潮人的聚腳點,當時的Joyce,是第一家用黑白照片作為購物袋的設計,我把購物袋保留起來,它是一朵黑白花的照片,可惜不久也關門了。而次一等的百貨公司,如油麻地「占飛百貨」、上海街的「李家園百貨」、太子道的「大大百貨」、旺角的「人人百貨」和「美美童裝百貨」,因為價錢較相宜,人流很多,他們主要是「櫃檯式」(over the counter) 的售賣東西,店員站在櫃檯後,眼睛在監視客人,顧客沒有「逛」的感覺,我們小孩子比櫃檯還要矮,他們當然看不起我們。我們購物,最開心是去學校附近的街頭小販,他們專買小孩子喜歡的東西,如「公仔紙」、月光餅、波子等等,那才是我們喜歡的「商場」。

那年代,有些百貨公司被視為具有國內政治背景,叫「國貨公司」,各區都有,他們只賣「中國製造」的東西,雖然款式過時,但是耐用便宜,家裏為我們買上學衣服,一定去買國產貨,當時的球鞋,是白色的帆布,叫“白飯魚”,家裏一年只許買一對新的,例如旺角有「中僑」、佐敦有「裕華」、長沙灣有「中建」、茘枝角有「中孚」、元朗有「中都」、北角有「新都城」「華豐」(大家要趕快去看華豐,真的很60年代感覺) 、中環有「大華」(中環街市對面) 、灣仔有「新中華」、紅磡有「天廚」、大埔有「長江」、銅鑼灣有「中國國貨」……;另一端的是被指為有台灣背景的百貨公司,如界限街的「民生物產」,最愛是他們的鳳梨乾。

到了今天,在香港的台灣百貨公司已沒有了,國貨公司也所餘無幾,存在的已經不會標榜售賣傳統「國貨」。有一次,我去一家國貨公司,想買一件傳統過年的棉襖,我問售貨員:「有沒有國產棉襖?」,售貨員給了我一件,一看,是義大利名字的中文翻譯,,還繡上英文,絕對不是我童年的「中國貨」,我問:「沒有國產的?」,她不好惹:「今天所有產品都是中國製造,故此,每件都算是國貨。」,我問:「我的意思是我小時候是那種款式感覺?」,她有點生氣:「先生,什麼大地牌、菊花牌已沒有人入貨,你要買,試試去深水埗的故衣市場看看,怎麼,你拍電影負責服裝的?」,真的是歲月無聲,更是無情。

下一章,會談日資百貨公司打倒了本地百貨,而本地商場後來又打倒了日資百貨的往事。

(二)

小時候,負擔得起的人家,便買歐美牌子的東西如「西門子」(Siemens)、「德律風根」(Telefunken)‎、威士汀(White-Westinghouse),沒錢的,便買大陸貨,大家叫「國貨」,流行的牌子有「海鷗」相機、「牡丹」暖水壺、「白貓」洗衣粉、「英雄」墨水筆、「大地牌」校褸、「菊花牌」內衣、「中華牌」鉛筆……

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從1938年起創辦「香港工展會」,一直至今,鼓勵「香港人用香港貨」,我去工展會,最愛去「邵氏影城」,他們最領先,電影也是香港產品,是創意產品,因為有免費的電影片段看,我往往停留個多小時,不願離開。其實當時讓香港人驕傲的牌子也不少,如「紅A塑膠」、「鱷魚恤」、「李錦記蠔油」、「梁蘇記」雨傘、甄沾記」雪糕等,可惜,香港只有輕工業產品。

在五六十年代,大家對日本產品有戒心,第一,世界大戰後,仍然對日本有種負面的看法,第二,日本的科技不及歐美發達,材料又不及國貨的「真材實料」。所以,有一句話叫「日本貨好化學」(「化學」即容易爛掉的意思),另一句是日本產品遲早『完』(日本的船艦多叫「XX丸」,「丸」和「完」是諧音,也是取笑當時日本貨的品質低),至於韓國貨、台灣貨,香港人更不會多看一眼。

誰料到七八十年代的香港,一場「日資百貨」風暴,把英資、港資、「國產」百貨差不多滅絕,但是,在90年代,一股「商場風暴」,又把日資百貨淘汰出局,世事如棋!

上文(一) 說過,由50年代起,香港的百貨都是「中港英」共領風騷,如連卡佛、龍子行、惠羅、占飛、人人、大大、永安、先施、天祥、美美、瑞興、李家園、新都城、中藝、華豐、大華、中國、裕華、中僑、中孚、新中華等等,全港九新界加起來,有數十家百貨公司。當年,大家的家裏都沒有冷氣,百貨公司為市民提供了逛街的好去處,晚上,吃過晚飯,我們一家大小去百貨公司「涼冷氣」,享受後,便回家,經過雲吞麵店,吃一碗「細蓉」,是香港人美麗的集體回憶。

但在七八十年代,香港出現了「日資百貨公司」熱潮,其實有些日本百貨如大丸(Daimaru),早在1960年已經在較多日本人聚居的銅鑼灣開業,但是日貨大熱卻在七八十年代,在同區開店還有松板屋(Matsuzakaya)、三越(Mitsukoshi)、崇光(Sogo),在尖沙嘴的伊勢丹(Isetan)、東急(Tokyu)、金鐘的西武(Seibu)、太古城的UNY (後改名為Apita)、康怡的吉之島(Jusco)(後改名為AEON)( 因為從八十年代起,日本人從銅鑼灣移居往租金相對便宜的太古城)、新界有沙田和屯門的百八伴(Yaohan) ,日貨比起香港傳統的百貨公司有五大優點:

  1. 裝修現代、潮流、舒服,它們的特點是少櫃位(counter) ,多行走空間,顧客可以慢慢看,而不是被售貨員虎視眈眈。
  2. 它們引入了大量日本牌子,特別是服裝、化妝品、家具、食品等,都是香港以前沒有的,記得80年代,我搬出來自住,當然不會買國產印有「萬壽無疆」的碗碟,更不會買象牙筷子,我去了銅鑼灣的三越掃貨,整個廚房都是made in Japan的用品,特別是它們漂亮的米酒(Sake) 瓶和酒杯,簡直可以視為藝術品,當時,我們年輕一代都熱愛日本貨。
  3. 日本的東西比歐美便宜,但是又比「國貨」優質(日貨不斷改良,不再「化學」,我記得他們的「樂聲牌」(National) 電飯煲,差不多是每個家庭必備!) ,當時,香港人收入改善,不想用「老土」的國貨,但是又買不起歐美貨,於是,日本產品填補了這市場的空檔。
  4. 日本百貨店許多時候提供「生活」情調,他們有咖啡座、手工藝班、花店、書店、動漫玩具,就算不購物,日貨公司也是一個生活樂園。
  5. 日本百貨的員工訓練嚴格,好有禮貌,白天,升降機有漂亮小姐招呼客人,關店時,經理帶同員工,在門口鞠躬送客。於是,香港的老百姓都變了「忘國賊」,看到日本貨品海報,見到產品有日本字(就像今天大家看到韓文一般) ,興奮雀躍。80年代,天后梅艷芳和日本紅星近藤真彦拍拖,我們也視為港人的驕傲。

在90年代,日本百貨公司差不多雄霸天下,先前所說的「中港英」百貨公司被打至重傷半死,一家又一家的結束,日貨無堅不摧,而其他百貨公司回天乏術,倒的倒,縮小的縮小,留下來的,只有永安、先施、連卡佛、裕華、新都城、華豐。唉,老店血流如注,香港的一個流金年代又離逝了。

香港的地產商看到日本百貨的興盛,於是,暗起革命,他們受美國、澳洲的影響,看準了mall的發展,在八九十年代,默默地蓋了一家又一家的商場。我在1988年,去了在三藩市Market Street剛剛開幕的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, 嚇了一跳,它不是購物這樣簡單,它提供了數小時的愉快心靈之旅(experience focused) ,每一層樓的「逛程」是專心設計的,但是,今年我再去Westfield San Francisco Centre,發覺當年的商場,在今天一點也不起眼,已老化沉悶,沒有驚喜,是我進步了,還是它退步了?美國流行網上購物,故此,三藩市Union Square一帶,再沒有起眼的大mall。

(三)

香港的七八十年代,本地的百貨公司被日本百貨公司打敗,但是本地的地產商暗暗地蓋了一座又一座的商場,終於取代日本百貨。置地公司在中環蓋了置地廣場(The Landmark),太古在金鐘蓋了太古廣場(Pacific Place),新鴻基蓋了觀塘的APM(我最喜歡的mall,潮氣熱鬧,活潑好玩),銅鑼灣的世貿中心(World Trade Centre) ,九倉在銅鑼灣蓋了時代廣場(Times Square)、尖沙嘴蓋了海港城,信和在旺角蓋了柏景灣,鷹君在旺角蓋了個朗豪坊,恆基在中環蓋了個IFC,新世界在尖沙嘴蓋了個藝術商場叫K-11,希慎興業蓋了個希慎廣場。只有長江在mall方面比較失色,所蓋的商場,沒有一個是標青起眼的。

商場大姐大馮秀炎(Maureen) 告訴我:「在90年代,為了起商場,我飛去東京的原宿(Harajuku),坐在路邊數小時,觀察人們買什麼東西,穿什麼衣服,心想,日本人走先了這麼多,我們香港人可以趕上嗎?」,結果,勇敢的她回到香港,向老板提出許多大膽創新的建議,終於把香港商場的傳統價值(即「購物方便集中」) 提升,轉化為新的方向,她要商場具有「潮流生活體驗,都市文化探索」,APM和上海的IFC便是她的傑作,我問她商場下一波是什麼?她說仍然以顧客的愉快shopping經驗為主,並注重客人的「忠心」培養,會想出更多留客優惠計劃(loyalty program),留著忠心的常客。

還有兩個商場的品種,卻在香港發展不起,一個是outlet mall (或叫discount mall減價商場) 。第一個是鴨脷洲的工廈特價商場(factory outlet),有Prada, DKNY等貨品。從前outlet mall是賣減價的過時貨,今天的outlet mall是名牌用便宜的新產品,吸引新的一批顧客「入門」,感受一下他們貨品的特色,慢慢地他們會「愈買愈貴」。不過,可能香港地價貴,outlet都搞不起來,較像樣的只有東涌的東薈城名店倉(Citygate Outlets),台北剛剛蓋好的林口三井Outlet (Mitsui Outlet Park),精彩萬分,聽說在台灣已受歡迎得翻天覆地。

另一種是big box mall(錨泊商場) ,即商場只租給幾個大型商戶,英文叫anchor tenant, 「錨泊商戶」,例如一樓超市、二樓電器、三樓家具等等,嘉里地產在九龍灣搞了個MegaBox,好像失敗了,現在也回復了以小店為主的一般商場。

香港的商場規模大,設備好,愈來愈吸客,早期,mall還要引入日資百貨公司作為錨泊商戶,今天,如找錨泊,不如找Zara、H&M、Muji,而且商場地方大,更可以舉辦演唱會、跳舞比賽、電影首映活動,加上店舖組合又靈活,吸引大家有空便往商場「躲」,享受心靈的retreat,90年代後,商場把日資百貨打敗,日貨一家又一家倒閉,結果,留下來的,只有太古城的Apita和康怡的AEON,時代巨輪,真的急速無情。

香港的商場,都是地產商的天下,外國有些mall大哥,專做商場專業管理,如Westfield、Brookefields,但他們在港都佔不了地盤。

未來數十年後,商場最大的挑戰是「網購」,如何解決O2O (online to offline,網上網下) 購物模式、行動支付、Fintech、互物流……等等頭痛問題,是商場成敗的關鍵,否則,又一個時代巨輪會輾過來,打倒商場,這件事情,在內地已漸漸發生。

最後,我想向一些貢獻香港次文化(sub-culture) 的小商場致敬,它們規模小、破舊、不起眼,但是,它們在不同年代,帶動香港年輕人的次文化,它們有些消失了,有些在「捱世界」,經營困難,店主都在胼手胝足討生活,十分感謝他們,讓經濟能力有限的學生和年輕人都在那裏找到生活文化的營養,穿什麼、玩什麼、用什麼手機、看什麼動漫,一切都有,從90年代的「明星相」、「貼紙」、「walkman」、「Mark哥大褸」,供應到今天的iPhone、手機套、新款球鞋、掛袋小飾物,都是它們的功勞,例如灣仔的188商場、旺角的信和廣場、聯合廣場、登打士街的家樂廣場、西洋菜街的荷里活廣場、亞皆老街的先達廣場等等。旺角的次文化商場,從80年代起,帶動了香港獨特的MK文化(MK是旺角英文名稱Mongkok的縮寫),尖沙嘴的漆咸道的百利商場、銅鑼灣記利佐治街的金百利商場、深水埗的黃金商場,都是次文化的生活商場。有一天,這些商場也會被時代淘汰,所以,在它們消失前,我們要多去支持,因為,那是香港次文化的寶藏。

我記得80年代,在張曼玉小姐競選香港小姐之前,她為新世界商場的東急百貨拍了一幅大型廣告海報,掛在停車場的外牆,她帶著「兔仔牙」的微笑,成為我們男生的女神。近幾年,看到APM的宣傳海報,已是換了一些韓星如金楨勳、李玹雨、NU’EST、BTOB……,我在思考: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失去本土自信,明星歌星愛韓國的,說話口音扮「ABC」(American born Chinese),cosplay要學日本的,其實,認識我們香港人過去一百年的生活習俗,我們購物的文化,生活的次文化,才是最值得港人驕傲的。當然,我是過來人回頭看,才這麼說,在任何年代,年輕人,誰不曾經崇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