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藝術發展生態探討


李偉民 資深律師、文化人、前香港藝術發展局副主席

  1. 文旨

藝術博,篇幅限,故重點是把香港藝術發展的生態環境表列,引發共思,港人要把握時機,把香港從「藝術小康」的層次提昇。

  1. 目標

數十年前,香港稱為「文化沙漠」,今天,這說法已過氣;我們藝術的基本配套已具雛形,未來發展的最大挑戰,是如何從「output方向」(以工作項量為本),轉升為「outcome方向」(以成果為本) 。

那麼,香港應有什麼未來目標?很簡單,這也是香港人的心願,就是香港成為亞洲區內「跑第一」的藝術大都會,四大目標為:

  1. 香港成為藝術優才和作品的基地:人才發展,要「有容乃大」,本身已有的,外面進來的,合作、互補、共榮,社會加以孕育、壯大、發亮。除了日本、韓國外,其他亞洲城市在藝術人才開發和聚結,都比香港起步慢。但是,正如十多年前的IT機遇,這形勢是短暫,香港要快快抓住,否則,重犯十多年前的錯誤。
  1. 香港成為亞洲區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交流平台:百川匯集,各路人馬精英(特別是藝術企業、行政、媒體、投資者),經常在香港聚首交流探討,把香港建設成區內的研討平台、展視中心、合作匯點。這方面,香港是具有先天的優勢,因為交通方便,配套成熟、生活吸引,更重要的是香港為亞洲區的傳媒“spotlight”(聚光燈),在香港發生的事情,其他地方都仿傚
  1. 香港成為亞洲區最活躍的藝術交易中心:筆者是Art Basel Hong Kong多年的法律顧問,Art Basel成功作為一個視覺藝術交易展(每年三月在香港會展舉行,短短數年間,從數千增至數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愛好及投資者),除了因為主辦單位的經營以外,更因為香港具備以下六大有利藝術交易的條件(有些鄰近地區,游說Art Basel離開香港,但Art Basel仍屬意香港):
    1. 自由,沒有思想管制(就藝術作品內容,政府很少指指點點)
    2. 沒有外匯管制(藝術交易,可以在一小時內和世界各地完成)
    3. 藝術作品出入自由(許多地方有關稅和來歷審查)
    4. 世界各地藝術家及旅客,在香港出入境自由
    5. 政府很少對藝術參展商在稅務上諸多留難
    6. 香港是亞洲區高度自由開放包容的大城市,藝術愛好者來到香港,除了欣賞藝術,還享受香港式生活:中英文化交融、新舊文化衝擊,香港本身便是一件活生生的藝術品

(D) 藝術植根成為香港社會的「文化實力」:許多研究證明,藝術絕對不是一種品味嗜好這般簡單,長期的藝術薰陶可以提昇人民的素質(香港人太注重吃喝玩樂和物質)、思考力、創造力,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,改善一個城市的外觀美感,帶動新的創意經濟;好處一環影響一環,完美我們的社會。但是到底如何使藝術成為香港政府措施和人民生活的“主流化mainstreaming”?

當然,四大目標只是「什麼」(What) ,而不是「怎樣」(How),要達致目標,落實才是最重要,筆者也不敢自誇有必勝方案;容後會列舉一些「怎樣」的想法。

開天闢地,往往要「時勢」和「人勢」的配合:

  1. 在時勢方面,香港經歷過數十年的文化沉澱,大眾對「香港藝術發展」這題目起碼已好奇。回憶在九十年代推動藝術時,我常常遇到的反應是:「作狀,扮文藝青年」「藝術不可以當飯食」「政府花錢在福利醫療好過做些無聊事情」。今天,雖然大眾很多仍不明藝術所指?但是已認同創意之路是香港明天的希望,很多專家說過「科技創意便是二十一世紀各國成敗之戰」,我們不要自滿過去,只依賴金融、地產、商業、物流和旅遊,時代會無情改變,我們要把握契機,特別是投資缺乏方向和青年人的創意動力,推行一些重大的措施,建設藝術香港。
  2. 數十年來,筆者眼前「人勢」的改善:從前,政府官員、民間、商界,既不懂,也不關心文化藝術,什麼都要「短平快」,才是「醒目」。但是今天,大家視野闊了,開始關心,只是仍捉不著如何用文化藝術促進社會發展?最近十年,多了許多青年藝術家和設計師的湧現,還有大量的藝術行政人才入行,只要香港走對方向,假以時日,他們便是香港的優才資產。

現在,「時勢」「人勢」具備,香港人要多討論,有了大概的共識後(藝術是主觀的,很難有絕對共識),香港要儘快離開目前「藝術小康」的狀態,跨出數大步,為「香港藝術,亞洲首位」這目標啟動建設。

  1. 歷史策略

早期的香港,是英國殖民地,正如作家Richard Hughes說「是借來的地方,在借來的時間」。文化藝術是政治敏感的,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,有「國」「共」紛爭,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,政治傾向也分左右,故此,文化藝術(特別中華文化),十分敏感,所以在當時,文化藝術只視為「市政」,由1936年成立的「市政局」(Urban Council) 管理,和公園、街道清潔等一併處理。英國人的藝術活動在他們的會所舉行,華人的「藝術」活動,只限於大笪地表演或在戲院觀看電影和粵劇。後來,政府進步了,把戲院歸類為「文化設施」,在六七十年代,每區規定建多少家電影院,但到了八十年代,政府倒認為戲院只是「零售商業」場所,取消了這政策,數目便減少至今。

「大會堂」(City Hall) 在1962年落成,是香港藝術發展的重要里程碑,因為有了演出地方,便要提供文化藝術節目,前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跟我說:「藝術發展局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場地(venue-based),有了場地,便要活動和節目,由於活動節目促使更多的藝術家、行政人員、觀眾參與,於是,藝術便可發展起來。」。自大會堂啟用後,藝術場地陸續有來,除了各區的「文娛中心」,「香港藝術中心」在1977年落成,然後有「香港演藝學院」 (1984年),「香港文化中心」 (1989年),2008年有從工廈改建的石硤尾「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」,在1998年,行政長官董建華宣布發展巨型的「西九文娛藝術區」,而香港賽馬會負責復修管理的「中區警署」,短期內會完工,成為視覺藝術中心。

為了讓這些場地有演藝團體表演,在過去數十年,政府支持藝團的成立,大量援助他們的經費,包括「香港藝術節」、「香港管絃樂團」、「香港中樂團」、「香港芭蕾舞團」、「中英劇團」等等。

除了上述的「旗艦藝團」,在過去數十年,也出現了數百個中小型的藝術團體(NGOs),他們很多都受惠於政府的資金協助,這些藝團分為六大藝術發展板塊:

  1. 表演藝術(舞蹈、話劇、音樂、中國戲曲)
  2. 視覺藝術(畫作、雕塑、陶藝)
  3. 媒體藝術(電影、新媒體藝術new media art)
  4. 藝術教育
  5. 藝術行政管理
  6. 文學

從以上歷史分析,香港要發展藝術,從小眾變成大眾,必須有下列五方面的投入,而且要每年增加:

  1. 政府的財政資源(維持現有項目及不斷推展新的念頭)
  2. 大小場地的供應
  3. 大中小的藝團及藝術家的數目
  4. 藝術活動和表演的場次(要加強表演性質和內容)
  5. 社會各階層的參與(商界的支持,本地及境外觀眾群的增長)

上述五大因素都是可以量化,可以定期檢視的。

而前述的四大目標,和這五大因素,是互連因果。要發展藝術,啟動創意,就要把這五大因素,調節給力,去配合四大目標。

  1. 香港藝術發展局和社會分工

在香港,藝術發展工作由六大持份者分擔:

  1. NGOs──大大小小的藝團組織,多是非牟利的,有些舉辦藝術活動,有些只是管理場地,例如「藝穗會」等。
  1. 香港藝術發展局─為法定組織,1995年成立。成員有來自政府委任的和藝術界互選的代表,它有不同藝術領域的工作小組,主要是培養新進的藝團和藝術家。過去,香港小交響樂團、進念、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等等,從小到大,都有著藝發局的支援。
  1.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─它是政府部門。康文署可以通過藝術場地的管理,推動藝術,它在不同場地(包括博物館、文娛中心) 舉辦不同的活動,如「國際綜藝合家歡」,又給與藝術表演和展覽的場租優惠;最近,場地從「複合式」變了「專題性」,這是精細化的好現象,例如「油街」便是集中推動本土的當代視覺藝術。
  1. 民政事務局─民政局除了負責香港的藝術政策,它還通過下面的委員會,處理兩項重要的撥款:
    1. 香港「九大藝團」的撥款(每年二億多元),即香港管弦樂團、香港中樂團、香港小交響樂團、 香港舞蹈團、香港芭蕾舞團、城市當代舞蹈團、香港話劇團、中英劇團和進念‧二十面體。
    2. 中小型藝團和個人的撥款資助,叫「藝能發展資助計劃」,這計劃分開兩種形式:(i)「躍進資助」,即以配對方式資助藝團,最長可有五年資助,可達七百多萬。(ii) 「項目計劃資助」,即直接資助個人和藝團的個別活動項目,數目為百多萬不等。

過往,獲助的團體有「鄧樹榮戲劇工作室」、「風車草劇團」、「Para Site藝術空間」等。

  1. 商界私人─這方面,香港商界的表現是不濟的,商界覺得藝術和自己無關,故此,對藝術的支援,漠然置之。
  1. 西九文娛藝術區─管理局雖然成立了,但是西九場地仍在興建中,成果效益,有待觀察。

上述香港藝術的分工結構,整體是良好的,如想未來做得更好,便要依靠政府如何加強上述六大持份者的協調互動。特首上場時曾推動「文化局」成立,希望由它帶領各持份者,可惜「文化局」不獲立法會通過,錯失良機。

在上述的分工合作中,最困難是如何推動冷感的商界,去支持大大小小NGOs的活動?這方面,香港比起紐約、倫敦、東京,落後得可憐。民政局快推出「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」,即當NGOs找到商界及外來財政資助的時候,政府亦同時對NGOs作出配對資助,大家靜待細節吧。

  1. 質化”的挑戰

政府過去的工作思維,喜歡「量化」(quantitative),量化的好處是平均主義,可是在文化藝術領域,平均主義產生不了「優才」,我們面對的未來工作挑戰,便是如何「質化」(qualitative) 好的藝術,可以多給資源,差的「偽術」便要減投,這樣,香港才可以走出一條優勝劣敗的藝術發展之路。那麼,什麼是好藝術?簡單來說,「藝術」是人類思想和情感,化為藝術形式:如音樂、舞蹈、繪畫、文學等的表達;好的藝術具要有下列的卓越性:

  1. 高水準的技巧;
  2. 生命的思考性;
  3. 和觀賞者的感情共鳴;或
  4. 作品的原創及嶄新性

故此,優秀的工匠未必是卓越的藝術家,那些「人模我仿」的跟風作品也和藝術無關係。所以,政府不要計較被批評撥款「偏心」,只要有一批藝術專家公正地、客觀地評審論正,那便是妥當執行。

在分配資源時,政府也要對準藝術家和藝團的定位:

  1. 「純藝術」,即具有藝術成就,但未必吸引人流或票房的;
  2. 「相對藝術」,即作品照顧市場因素,可吸引觀眾購票入場;
  3. 「社區藝術培養」,這些活動和作品本身,談不上藝術,目的只不過是培養大眾對藝術的興趣。故此,我聽到什麼「大家看看這小學生的『藝術作品』!」,絕對是混淆視聽的。

而分配資源時,要按照四大目標的策略,然後訂出上述三者的緩急先後的不同撥款比例,才不會犯上 「弓箭誤射」,舉例,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藝術經濟,那麼「聲音藝術」和「合家歡默劇」,那一個應該優先處理呢?

  1. 創出“藝術之都”

香港的藝術生態,經歷數十年的改進,大致上是健全的,現在大家要共思的,是如何成功地達致前述的四大目標?

筆者不敢說懂得「通往羅馬的大路」,但是希望拋磚引玉,以下的七項舉措,也許可以帶動藝術發展:

  1. 拔尖

藝術優才是要拔尖的(pick winners),過去,我們較重視「平均機會」,但是沒有卓越藝術(artistic excellence)帶領,香港走得不遠。故此,我們每年要舉辦一個挑選,把優秀的藝術「新秀」或「中青」發掘出來,然後提供足夠的財政資助,協助他們事業的「策略步署」,否則,許多藝術人才因為生計,捱不下去最困難的關鍵幾年。

  1. 香港藝術交流週

在這一個週內,邀請世界同行來香港,參加不同的交流研討活動,同時有「招商推廣」活動(例如介紹香港劇團的劇作或優質音樂節目),務求每年把焦點放在香港,性質有如香港設計中心成功的「設計營商周」(Business of Design Week)。

  1. 藝術出口

表演團體主要在本地表演,但是,我們要有系統和用心地「拔尖」,配合適當財政資助,把大中小優秀的作品推到海外,久而久之,建立香港恆常的藝術出口鏈,才可以有「藝術經濟」的推動。

  1. 藝發局立設「綜合資源中心」

中小藝團最缺乏是管理、市場推廣、會計、法律等輔助,如設立了「綜合資源中心」,可以參考如香港大學創立的「Mentor Scheme大師指導計劃」,即找一些商界專業的自願人士,擔任藝團的免費指導,會加快了中小藝團及年輕藝術家的成長,讓他們在適當的支援下(如市場推廣基金) ,可漸自助自強。

  1. 「藝術坊」供應

在2008年提供了石硤尾的藝術工作坊外,差不多20年了,再沒有類似項目推出,可是香港租貴,年輕的負擔不了工廈租金,加上最近的熱話「工廈火災」,如藝術工作者的workshops不足,則永遠坐以待旦。

  1. 藝術電視頻道

香港的傳媒對報導藝術反應冷淡,理由是沒有商業價值。但是,藝術宣傳是需要焦點平台的,當一個「藝術頻道」出現後,不要介意它最初觀眾群少,積少成多,藝術「粉絲」可從一萬加到數萬、數十萬,只要耐心培養,這頻道將是藝術家和支持者的「網絡會所」,絕對不要輕視這頻道的「細菌效應viral impact」。

  1. 「藝術主流化」

外國常多用的手段是政府凡有大型建設,規定其中1%總開支要用於採購當地的藝術品,它有兩個好處,第一,為當地藝術發展提供經濟誘因,第二,起帶頭示範作用,誘發商界為了社會形象和責任,也投入資源。

  1. 總結

香港藝術發展要儘快脫離「小康」狀態,讓我們的城市跑往另一個新階:「香港藝術,亞洲首位」。讓我們既有藝術成就,也有藝術經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