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-06-21
香港樂壇,一潭死水,突變一池春水。電台主持人森美叫它做「熊熊火光」。
唱跳男團Mirror去到那裏,「千」人空巷;有一次,我在Landmark遇上「鏡仔」活動,水泄不通,要「搵路避」。
愛因斯坦在一封信寫道:「你信仰投骰子的上帝,我卻信仰完備的定律。」
凡事,「有因必有其果」,「決定論」(Determinism)說:所有現實,不是意外,有着其合理的背景來解釋。近一、兩年,在香港紅得如火灼的12人男團Mirror,引來很多人奇怪:「為什麼?」、「這些男孩在旺角常見!」、「粉絲中,高『違和感』的姨姨輩,爭先恐後,着魔嗎?」其實,Mirror內,有大學生、懂音樂的、跳舞老師,全是經過刻意安排,得出來的一塊寶玉。
Mirror是電視台ViuTV從它選秀節目《全民造星》,挑選得獎者組合而成的boys group,於2018年出道。最初,被人取笑為「雜牌軍」、「厚粉男團」,批評的人,不了解底細;Mirror其實是電視台精心策劃,神威大發的成果:他們現有數百計的廣告和活動、演唱會呢,黃牛票炒至過萬、歌迷豪花百萬元為Mirror慶祝生日……除了八十年代的「四大天王」,樂壇很久沒有這樣瘋狂。當然,很多人如我,不會是Mirror的粉絲,但是,香港從2000年至今,都飽受別人暗黑的冷眼,現在終於出現了Mirror這般有「出口價值」的藝人,我們何必攻擊,毀掉了香港重振聲威的一根稻草。
為何出現Mirror?如有「決定論」,道理便是這樣:樂壇盛極必衰,衰極必亂,亂極必變,變極必起,起極必盛;就如人類的歷史循環論。
不過,娛樂圈的老手們都說:「Mirror這類男團,還12個人這麼多,遲早會有分歧,特別是大部分成員超過30歲的時候,當然,沒有人想看到這天;因為,Mirror的出現,是『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』的完美結合,解散後,今天的盛況不易再!」
Mirror的紅透,有五個背後的因素:
- 電視台ViuTV在背後發功
數十年前,法例沒有限制電視台兼營經理人業務,當時,張國榮和梅艷芳是HKTVB附屬公司的藝人,所以,兩人被捧至大紅;但是,政府後來管制,TVB再沒有自己的歌星。近年,當局放寬這規定,電視台可再簽約歌星,作為經理人。
不過,TVB從來沒有組成過這麼大規模的boys group,現在ViuTV在「nothing to lose」的勇氣下,代理了12人,並用心栽培,手法像是日本數十人的「AKB48」女子偶像團體,讓粉絲跟隨偶像而成長,例如分享他們的私生活,利用社交媒體大量發放和互動。
電視傳媒雖然滑落,但是,對於新人推廣,影響力猶在。如Mirror沒有電視台在後面推波助瀾,製造noise、機會、曝光,Mirror只會像其他唱片公司的藝人,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,飲恨而終。例如,Mirror今年的大紅,是因為商業電台的「叱咤音樂獎」頒了給Mirror,肯定他們專業歌手的地位。
- 女大男稚社會現象
Mirror的大紅,更是女性「反下為上」的社會宣言。
香港社會,男女平等,而「姐弟戀愛感覺」,是不少女性所渴望的,有人說是「老牛吃嫩草」或「簕杜鵑包圍怕醜草」,所以,Mirror除了小妹妹捧場,主要是大量中年姨姨粉絲;Mirror滿足了她們的少女心,心理上,可以戲慕小弟弟,外國人戲謔這些人做「cougars」(美洲獅)。
和老男人在一起,隨時平淡無奇,甚至厭煩;小男人的稚嫩,可以尋回初戀感覺;聽說有些丈夫不安,已成立「MIRROR導致婚姻破裂關注組」,防止太太追星。
- 伯樂「花姐」的本領
Mirror的成員,來自ViuTV的選秀比賽《全民造星》,監製便是「花姐」(黃慧君),她中七畢業,原本想唸「社工」,結果去了電視台當助理,花姐的背後,是金廣誠,但「細金」低調,從不出來解說。花姐的目標,是重振樂壇,打造新一代偶像。
花姐的策略,是把《全民造星》弄成一個為時數月的「真人show」,慢慢推銷參賽者的真性情:這群年輕人會快樂、傷心、內訌、團結。他們的個人和家庭情況,也被公開;又被送去美國受訓,拍下他們現實生活點滴。花姐更化身「馬評人」角色,出鏡評論參賽者的長短處。花姐外型豐滿,說話辛辣有趣、批評一語中的,她成功地培育觀眾,把他們變成Mirror的追隨者。
比賽中段以後,她還安排觀眾現場接觸這班小子;所以Mirror未出道前,早於2018年,已有大量粉絲跟隨。有一次,我從外地回來,機場有一百位女孩叫喊「Mirror」,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Mirror的威力。
許多boys group,不懂得如何共處,於是很快便解散;花姐有話直說,「兇狠」地訓導Mirror成員,但每句話像媽媽,真心地、愛護地,讓成員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,最後成為心理質素優良的藝人。
到目前為止,Mirror眾子,尚算「聽教」,花姐功不可沒;而她最聰明的是利用《全民造星》這個比賽,老早為Mirror建立「鐵粉」,「仆心仆命」地花錢為Mirror助勢,隨時可結集1,000人,這些「侍兒」,哪裏找?
花姐為Mirror加添兩個隊長,正的是Lokman,副的是Anson Kong,他們為了維持Mirror的穩定,付出很多;Lokman充滿領袖的氣場;他曾經為Mirror哭過:「有時候,看見隊員分開兩邊,而自己想不出辦法解決,像捲了入漩渦!」
- 成員精心取「才」
很多人以為Mirror只是「花靚倞」的小鮮肉,並不對;不少已接近30歲,主要受最紅的姜濤影響,只有22歲。其實,有些Mirror成員在未加入Mirror前,已有舞台經驗,並非阿蒙;他們熱愛表演,才捱到今天的成就。
ViuTV挑選的Mirror成員,悉心設計,各具代表性:「草莓男」姜濤(他主打「kawaii」,是最紅偶像)、「健康男」Ian(他曾是香港排球代表隊)、「搞笑男」Edan(看他在《大叔的愛》的搞笑演技,是喜劇的接班人)、「歌神」Jer、「小生型」Anson Kong,英俊誠懇、「肌肉男」Stanley、「街舞王」Lokman、「Rap童」Alton、「暖男」Frankie、「Oppa教主」Anson Lo(走metrosexual路線)、「拉丁舞王子」Tiger、「花美男」Jeremy。這12人,琴棋書畫、梅蘭菊竹,如超市「放題」,給粉絲各取所需。
ViuTV造星時,放膽地低價入市、「擴大生產規模」、增加經濟效益,這成果叫economies of scale。
- COVID-19的天助人助
三國時,周瑜想利用風勢,把火勢蔓延向曹操軍營,可惜東風沒有來到,計劃也失敗了,這叫「萬事俱備,只欠東風」。
現在剛好相反,有了上述(1)、(2)、(3)、(4)點,碰上2020和2021年的疫情「東風」:香港歌迷愛上的「韓星團」來不了香港,而歌迷也飛不了去韓國,於是留港消費,不假外求,興旺了本地的Mirror。此外,香港有一批中年的「三拋族」(放棄戀愛、結婚和生育的女人),以往經常去旅行,現在關在香港,總要找點事情忙忙,因而變成Mirror的追星族。
數年來,我目睹Mirror的茁壯成長。在古代,吐谷渾國王阿豺有子20人,各有本領,於是開始爭鬥。有一天,阿豺臨終時,叫了兒子們去到病床旁,叫他們各交給他一支箭,阿豺把其中一支交給他的弟弟,稍一用力,箭就斷了;接着,阿豺把剩下的十九支箭捆在一起,大家咬牙彎腰,未能把箭弄斷。希望Mirror十二男孩明白這道理。
人各有志,當處理一個boys group,最難是「期望管理」,因為人大了,想法便會不一樣,到時,合久便分;不過,這邊廂,「鏡迷」已大叫「不要散band」、「不要吵架」、「姜濤不要破處」、「不要拋棄我們」……
「Mirror,mirror on the wall,who’s the fairest of them all?」在此,願Mirror紅遍亞洲,為香港重振聲威,到處都有歌迷「鏡魔症候群」。
香港樂壇,正式交棒了!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