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說今年奥斯卡最佳電影《月亮喜歡藍》(Moonlight) ,可能由於題材敏感,在新加坡被禁了,有沒有人知道是否屬實?
大家看看香港是多麽開放及包容的城市,國際級的「香港巴塞爾藝術展」(Art Basel) 的展覽中,有被奪去翅膀的全裸男嬰天使、列寧、毛澤東、金日成和胡志明躺在水晶棺內長眠不起、有充滿性具的油畫,這些作品如果在亞洲其他國家,一定被禁,你看,應該要為我們城市的自由而驕傲。
聽說Art Basel今年一票難求,入場人數七、八萬多,全世界(特別是亞洲)的藝術愛好者都湧來香港「朝聖」,航空、酒店、旅遊、運輸、保險業都乘勢帶動起來。我擔心門票來年會加價,年輕人以後負擔不來,未可到Art Basel擴闊視野。
年輕人要接觸藝術(今次的性質, 我們行內叫「視覺藝術」(Visual Art),是有別於「表演藝術」的),有下列五種方法:
1. 上網看視覺藝術作品:但是效果並不理想,因為一件作品的顏色、材料、質感、光差、尺寸的感覺等等,要現場看,身體才可以直接和它交流體驗,通過看書或電子屏幕,藝術作品則極度失真。
2. 去美術館:但是目前香港的美術館地方細,每次展出的作品少,真的沒有「睇頭」,希望尖沙咀的美術館重修後及西九的M+開放後,那時去看藝術館,才算是一件樂事。
3. 去看藝術拍賣:好處是不用付門劵錢,但是香港的藝術拍賣極度商業化,經常力捧的畫家,來來去去都是市場賣到錢的幾個;初看還可以,看多幾次,興趣不大。而且,賣的東西,許多都不是年輕人會喜歡的題材。
4. 看大型的「藝術博覽會」(Art Fair),如Art Basel:好處是數量大,數十以至數百家的本地及國際畫廊,一網打盡,有朋友說:「一年看一次Art Basel,好像吃了「視覺大餐」,整年之內都飽得不想再看其他!」,但是大家也要留意,大型Art Fair未必一定可以提升你的藝術修養水平:
a. 博覽會的對象,始終是買家,故此,商業成份也是極濃的,許多作品是給買家拿回家或辦公室來裝飾的,他們未必是有思考價值的藝術作品。
b. 香港的Art Basel對象主要是亞洲買家,而亞洲的收藏家許多是剛剛起步,不能期待他們的層次太高,故此,畫廊帶來的東西,許多是 “sweet and pleasurable”的。
c. 運輸也是一個問題,作品是畫廊從老遠的南美、歐洲、美洲帶來的,如果要經過複雜或費時的工序才可以裝置的作品,許多時候未必可以帶來香港展出,因為Art Basel給展攤的裝嵌時間,可能只有一天半天。
d. 對於容易破碎的藝術品,畫廊能帶來香港也有戒心的,因為經常有參觀者不小心,打碎藝術作品。
e. 少眾趣味的東西,也不常見,因為畫廊急於在數天之內,把東西賣掉,太少眾的東西(如民俗藝術品),不容易賣掉。
f. 值錢愈平的東西,愈容易賣掉。故此,愈來愈多畫廊,帶來面積和尺寸比較細小的作品,價錢可以開低一點,增加銷量。
5. 其實去香港藝術中心、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、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(原稱為馮平山博物館)等等,看一些專題性的藝術作品展出,這個方法是年輕人欣賞以至探討視覺藝術的最好方法,因為:
a. 藝術家許多時候都會在現場,或主持一些研討會,和觀眾一起討論創作動機,作品的信息,和產生作品的過程等,這才是理想的全面藝術接觸
b. 許多這些的展覽,都是以交流為主的,不會買賣,於是沒有商業的成份。故此作品的思想層次,是相對優秀的。
c. 這些專題的藝術展覽,會有專業的策展人(Curator),好的策展人會介紹作品的種種藝術角度,包括當時的社會狀況、畫風、創作技術和畫家生平等等,觀眾的吸收也比較完整。在這方面,香港政府的藝術館的策展人水準,是全港最高的。
未來,「當代藝術」(Contemporary Art) (有些人叫「近代」或「新派」藝術)的發展趨勢有三方面是顯著的:
1. 跨媒體(Cross Media):即可以是藝術和電腦、藝術和建築、藝術和表演等等,不同的媒體,豐富了視覺藝術的多元性, 我看過在一個燈箱裏面,藏了一幅會流動的山水畫,尚算新鮮。
2. 跨學科(Cross Discipline) :對現代人來說,藝術已是生活和文化的一部份,它很難再「獨善其身」,故此,藝術和政治、藝術和環保、藝術和物理等等議題,互相拼合,變得理所當然,而當代藝術也慢慢走向更「學術性」和「研究性」。例如北京藝術家冰逸 (Bingyi),便是探討山區和地形與氣候的互動影響。
3. 兩極化 (Polarization):世界貧富差距一天比一天嚴重,而作為商品,藝術也愈來愈分歧大:有錢人和無錢人的兩個世界,有錢人對於「心頭好」,愈來愈願意出高價,據為己有,結果中產或平民的藝術愛好者,想用點儲蓄,收藏自己喜歡的作品,恐怕像買新房子一樣,已是天方夜譚。
香港的年輕朋友,看藝術不等於你要做一個藝術家,也不等於要收藏購買才算「過癮」,只要眼睛看看,思想吸收一下,心靈舒樂一下,何嘗不是「打機」、「蒲吧」、 行旺角和銅鑼灣以外,另一件「完美」自己的好工程!是「升呢」的首選!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