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《大地之歌》:中樂好?西樂好?中西樂好?
許多時候,看音樂演奏會,都不爆滿,是大眾不知道有這麼好的演出?還是香港人太忙而錯過了?如果這些入場券在表演當天來得及送給學校和社福團體,不用浪費空出的座位,是多麼有意義…..
-
台灣矚目電影《誰先愛上他的》金馬獲獎,平權大愛在於體諒尊重
人各有志。 有些人喜歡週末休息,我喜歡利用週末去看世界。一張機票,兩晚酒店,立刻飛去國內和亞洲城市,感受異地的生活,坐在路邊,一杯咖啡,旁觀世態,是生命最高享受。獨愛台北,不大不小,有著豐富的文化和藝術生活,他們開放自由,什麼的內容都接受,對於電影迷,台北更是天堂:各地的電影都在上映;香港電影院租金昂貴,不賣座的電影,活不下去。在台北,「真善美」、「光點」、「誠品」、「長春」……眾多播映藝術電影的地方,看到不亦樂乎…..
-
中英劇團如何把《解憂雜貨店》作優秀的市場學示範
《解憂雜貨店》(Miracles of the Namiya General Store)(link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9Ftdp3r94OQ )是日本名作家東野圭吾的精采推理小說,講一個時空交錯的奇蹟,故事溫情、奇幻、感人:三個不良男孩闖進了一家荒廢的雜貨店,奇怪的是不同年代的人把信件擲入店內,請求店主解答人生的問題。作品在2012年面世,紅遍日本和亞洲多國。現在,有電影版、劇場版,它特別是年輕人的心頭愛…..
-
填海造地害香港 ― 回顧過去,思考未來,如果打殘「施政報告」解決方案,明天更好嗎?
大家不要再取笑劉德華支持「政府填海」了,香港的房屋荒,是嚴肅的議題,為何要矮子看戲…..
-
「大館」有品味:「香港舞后」梅卓燕的《日記VI‧謝幕……》,叫你抱頭痛哭
在香港舞蹈界,現今有兩位「舞王」、「舞后」:男的是曹誠淵,女的是梅卓燕。他們非凡的地位,不只是計算他們的「舞」功底子,而是大家對他倆的敬愛。受敬愛的人不會獨善其身,他們每每會為業界付出,培養後輩。曹誠淵和梅卓燕都是我在藝術發展局的前後同事,曹誠淵成立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,梅卓燕帶領舞者跑出海外,兩者的性格,都有一個共同點,便是絕不扭扭擰擰,心裏想到,便說出口,是君子。真的厭倦了那些見面假裝熱情,轉過身,便是損人利己的動物….
-
《這夜免收人頭費》、1563、《鳳閣恩仇》、香港大舞台―灣仔的浪漫幽魂
夏夜微風,聽罷無伴奏合唱團「一舖清唱」,主題是《這夜免收人頭費》,離開合和中心的「1563」音樂廳,思緒如潮。 過去的生活真實,今天倒摸不透人生。晚上,站在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,感覺有點假,明明有血有肉,卻覺得自己只是個木偶。心靈在片刻間,飛回童年的灣仔:噢,八歲的我,走在合和中心的前址,那是一家古老劇院,叫「香港大舞台」,門口有人推著木頭車,放著蒸熱的甜蔗,高聲叫喊:「有甜蔗賣,仲有竹蔗汁!」…..
-
豈止鬼故:粵劇名師阮兆輝和年輕人談消失了的香港「大戲戲院」
一氣呵成,讚頌香港人的文化遺產。 做資料搜集,見到一大堆有關「大戲」戲院的恐怖故事,憑空杜撰,把這些消失了的文化空間,妖魔鬼化:什麼上環高陞戲院後面有「雞人表演」,即小孩子被人斬手斬腳來娛賓;佐敦的普慶戲院常有繡花紅鞋叫人「快點走」等等。唯一類似真相的,是西環的太平戲院,它見證了1934年旁邊的煤氣鼓大爆炸,火災波及晉成街一帶,死了四十多人,當時有一南亞裔看更,衝入火海開動緊急裝置,把煤氣排出大海,可惜他被燒死,後來便謠傳太平戲院有白影在走動,這當然是穿鑿附會…..
-
演藝學院《我城Ⅱ》:大家要改觀,低成本製作一樣好看
在文化藝術方面,我擁護「弱勢社群」。最怕看到三類評論報導:凡外國來的表演,必然「精采絕倫」,向著舶來品拍馬屁。其次,有大型表演,便叫大家爭先恐後去看,到底我們只是開眼界,還是看作品的好壞。最後一類,便是因為和藝術家是友好,便胡亂吹捧,內容並非真實…..
-
香港「千禧世代」新精神郭子豪:生命向自己交待
Y世代 (Generation Y) ,指約於1981至2000出生的人,有些學者擴闊定義,也泛把他們稱為「千禧世代」(Millennials),即是二戰後,「嬰兒潮」(Baby Boomers) 所生育的下一代;這些年輕人面對經濟、社會、家庭、科技的高速變遷,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,但是常常被責怪為沒有理想的一群,有人罵他們為「廢青」,有人說他們是「佛系青年」,不過,以偏概全,總是不對的。電視新貴郭子豪便是代表「千禧世代」優秀的一面,最近,他把事業擱在一旁,放棄舒服的日子,鍛煉出一身好肌肉,參加了健美錦標賽,奪得冠軍!…..
-
香港視藝家上位難,如何「入行」、「入流」、「入史」
政府要支持視覺藝術家(如畫家、陶藝家、雕塑家等),是困難的;他們不像表演團體(如話劇團、舞蹈團、交響樂團等),只要資金到位,便一群團友受惠。而視藝家,眾多都是個體戶,「打單泡」的,只能接觸一個、協助一個。他們的需要也非常個人化,有些要你幫忙找地方,有些找贊助,有些可能只要你介紹某某美術館,所以政府作為一個大機器,卻要作小運行,是吃力的。香港有些視藝家聯盟,通常也只是舉辦一些「聯合展」,群策力不大,更沒有能力為視藝家在海外推廣。再者,視藝家很多都嚮往自由,對於集體行動,並不太熱衷;我認識一個雕塑家,一天十多小時,把自己關在工作室,不問世事,唯一外出時間是中午,去茶餐廳叫一份「午飯套餐」…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