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年輕人想做「藝術家」──「升呢」方法大全
稱呼從事藝術工作的也有3種叫法:有些功夫很好,但是作品没有創意的,被看不起的人稱為「工藝匠」;有些謙虛的,不敢自稱「藝術家」,只叫自己做「藝術工作者」;有些藝術系大學剛畢業,便急不及待為自己套上「藝術家」的稱號。 時代變了,大家對年輕新一代藝術家的要求愈來愈高,既要正統科班出身,即唸藝術系出來的,又要有藝術成就的,才視為「藝術家」…..
-
支持本土珍貴文化「粤劇」才算是一個「潮文青」
愛香港,便要愛本土文化,不要膚淺的駡句「老土」(看名畫《蒙羅麗莎》(Mona Lisa),為何不老土) , 便不去認識我們的過去;没有過去,那有今天和未來。香港的文化發展,猶如一條線,主要貫穿40、50、60、70、80、90年代……直至今天。真正的「潮人」,不只潮於當代流行文化,他會站在山崗,看得更濶更遠。R&B他懂、古典音樂他懂、K-Pop他懂、甚至粤劇他也懂,這才是一個真正出類拔萃的「潮文青」…..
-
香港的法官
如果香港來一次全民投票,選出我們最可貴的東西,我相信「法治」一定排名首位。但是,我不喜歡「法治」(Rule of Law) 這個翻譯名詞,好像是用法律來統治,便是「法治」,其實那是「法管」(Rule by Law)。法治是文明國家在歷史中,發展出來的一套依據公正、優秀的法律精神來處理事情的原則,那才叫「法治」,否則,極權者使用殘酷法律手段來治國,也會被包裝為「法治」。中國古時「法家」的理念,也不等於現代文明的「法治」理念。也許「法律」被翻譯作為「法律精神」,來得更準確。可惜,鐵案如山、約定俗成,我們只好依然叫「法治」吧。要維持這套叫我們驕傲的法治,當香港法官的,必須有5大條件…..
-
建造香港為文化藝術創業的聚散地
香港如何發展我們的文化、藝術、創意的「軟實力」?香港地方少、人口少,故此人才比例上也相對少,如想和韓國一樣,重點力量放在「出口」,並不現實。以韓國為例,他們每年「生產」的星星(包括為數眾多的boy及girl bands) ,往往過百人,故此,香港不能只靠外「推」(push) ,同時我們要內「拉」(pull) ,即把外面人拉來香港「聚散」…..
-
《拆彈專家》── 香港好男人「人版」劉德華
剛剛看完劉德華投資、監製、主演的警匪片《拆彈專家》,由我欣賞的邱禮濤執導,邱禮濤一向執著「香港風」這三個字。影片是百分之一百娛樂掛帥,劉德華是拆彈警司,遇上歹徒威脅要把紅磡海底隧道炸毀,劉德華帶領同僚抗匪,到底能否保護香港這著名地標?…..
-
《楊立門演唱會》……hea活?還是打開人生匣子?
看到《楊立門慈善演唱會》的海報,羨慕得要命,過了50歲的男人,還可以那般年青精緻,如果他參加speed dating,一定是「熱門貨」。怪不得社會有「跨世代」之爭,這班年青、好看、有為的「熟男」,可以屹立不倒,年輕的一群怎能和他們「對撼」…..
-
送給我的偶像黄易 ―― 「唯一也最後一次見面」
我們這批「新中年」,最懷念是80年代,不是嗎?70年代,香港「未成形」,很多事情都是守舊的。80年代,多了一批接受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,想把社會改進。80年代,雖然我們正值青春反叛期,但是仍會先循規蹈矩,跟著舊有方式,卻不斷自省改進,到了能力上位那一天,便發力改變世界。今天,一切都是「速食」,他們相信顛覆性建設(de-constructive re-construction) ,破壞了,才會有新的好的。我不敢說誰對誰錯,只想指出這「代溝」的必然…..
-
三看《一念無明》,香港政府出資,香港人出心
我為「電影發展局」工作,看著由政府全資贊助的新人電影《一念無明》的誕生。電影的「捱義氣」班底有監製趙崇基、麥曦茵;演員曾志偉、金燕玲及余文樂等。導演是一舉成名,為香港爭光,拿了許多獎項的城大畢業生黃進,編劇是他的女友陳楚珩…..
-
黃宗澤被裸拍案 ─── 我為香港演藝界的小小法律貢獻
以往,我是香港演藝人協會的義務法律顧問,由梅艷芳做會長的年代至曾志偉。數年前,因私人理由,我請辭了,後來,新聞報導協會有位行政人員虧空過百萬的公款,被判入獄,慶幸「第六感」令我遠離這次的紛擾,有時候「嗅覺」比「視覺」還重要。處事時,只要聞到一些怪的味道,便要不站危牆。不過,希望「經一事」的演藝人協會再站起來!…..
-
Art Basel ――年輕人如何接觸視覺藝術
聽說Art Basel今年一票難求,入場人數七、八萬多,全世界(特別是亞洲)的藝術愛好者都湧來香港「朝聖」,航空、酒店、旅遊、運輸、保險業都乘勢帶動起來。我擔心門票來年會加價,年輕人以後負擔不來,未可到Art Basel擴闊視野。 年輕人要接觸藝術(今次的性質, 我們行內叫「視覺藝術」(Visual Art),是有別於「表演藝術」的),有下列五種方法…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