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藝術」是甚麼?甚麼是香港藝術的「三化」?我們「藝術經濟」的機會?


08-01-2022

生活,沉重,懸垂於空中。精神食糧,打開人的心窗,如婀娜陽光射進,小房間變得清香。

藝術是什麼?各有所述。基本來說,人類精神活動在「優」良的創意思維下、「優」秀的美學技巧下、「優」凡的感情發揮下,所產生之唯心作品,謂之藝術。但在這標準下,不合格的,難稱為「藝術」。香港的藝術發展,只要香港人醒覺,會一天比一天好。

藝術有4點大家要明白:所謂「美」和「不美」,是主觀及具潮流性,因此,「暴力美」、「頹廢美」等不常概念,有時候亦要容忍。日常生活的,如烹調、園藝等,有人稱之為「藝術」,廣義來說,也許是對,不過視為「技藝」,合理一些。有些人強調藝術一定要讓大眾產生共鳴,但是,情感會否互通,是主觀,見仁見智。最後,有意見認為藝術應為政治服務,關於這點,世界各地的持份者,看法不一,爭辯激烈;故有一派叫「純藝術」,堅持藝術要單純,因為當藝術扯上政治,便會複雜。

讓我舉個「藝術」成分的例子:舉世讚美的電影《花樣年華》,是導演王家衛的心血,故事講梁朝偉、張曼玉,六十年代一對「男已婚,女已嫁」的苦戀,作品的思想,細膩而含蓄、滿佈隱喻,探討人類的道德和慾望;而它「意識流」技術手法,再加上那中西的美學結合,視覺藝術極優秀,而電影之死靡它的淒美感情世界,打動人心;成為「21世紀必看的電影」,這便是「藝術」。香港的藝術成就,曾經揚威國際!

藝術是甚麼?它有9大體系:文學、視覺藝術(如繪畫)、音樂、舞蹈、戲劇、電影、科技新媒體藝術、建築、雕塑。在香港,會加上「傳統戲曲」(如京劇、粵劇),共10類。

愛好藝術,並不等於你要成為一個藝術家,哪裏有這麼多天才,但是,認識藝術之後,藝術作品在思想、美學和感情上所帶來的觸動,既是你的精神愉悅,也是你的性格陶冶。藝術,提高了綜合素質,為我們粗糙的人生,打開了「真、善、美」的心靈。

藝術也是一門特別「語言」,如英語、法語、德語,懂得了,你可以和自己、芸芸眾生、天地萬物溝通,當擁有不一樣的思維,你再不受到世俗的擺佈,更不會被利益計算所困擾。未來的香港,追求「大吃大喝大花筒」的年代,將會「娘爆」過時。有一天,你穿一件Muji,和穿一件Dior上街,感到同樣自信,那就是藝術對你產生的美麗。

最近,我和幾個隱世「高人」談香港的藝術發展,他們博洽多聞,大家對香港的藝術發展,有以下看法:

  1. 內地偏重「思想主導」,但是,香港是「一國兩制」的特殊城市,最大的優點是只要在遵守某些國安紅線下,仍享有大量創作自主,香港人應該珍惜自強,利用這環境,創造出優秀的作品,為香港、為中華民族,贏得世界的掌聲。作品不好,只怪自己,別埋怨環境因素,或製作費用不夠,這個藉口太容易了。
  2. 現在,最着急的是藝術人才和觀眾的培養:沒有人才,便沒有力量;更因缺乏競爭,優秀作品產生不了;於是,觀眾亦不會產生興趣,香港更沒有能力打進內地和國際市場。香港藝圈今天,仍留在「塘水滾塘魚,左手交右手」的既有環境,主要靠政府資助的藝術活動,在政府的場地進行。香港的藝術發展,仍舊是「小城」風貌。
  3. 培養觀眾方面的工作,要由孩子們從小做起,所以,學校的教育和社區的活動,最為重要;而對成年人的推動呢?最重要靠兩媒:傳媒和「社媒」。此外,政府目前的政策是對的:普羅大眾不用花錢,或花少許錢,便可以有機會接觸藝術;讓香港社會的上、中、基層,不論年紀,在每天生活中,只要願意,就欣賞到藝術。
  4. 樂見在香港各區,建立大大小小的「社區文化藝術中心」(community art centre),它們不一定要高檔的,但求引起區民的探訪,多感受藝術,改善涵養。他們就算穿涼鞋、短褲,走路來跟藝術講hello,也很好呀!因為,如果老百姓並不認識基本藝術,便不會對精神生活,有所改進。讓我告訴你一個感人的故事:十多年前,我協助尖沙咀文化中心外面的一個媒體藝術展覽,它晚上11時關閉;這時,一個年約十四、五歲的小朋友走過來,對我說:「哥哥,我從老遠的新界出來,我是學生,喜歡藝術,不過我在快餐店兼職,剛剛下班趕來,已經晚了,但我很想看這展覽,可惜明天和後天,會更遲收工,你可否幫幫我,叫工作人員讓我入去參觀?」我不知道這小朋友,今天是否已成為藝術家,不過,我一直在想:為甚麼「一線」的藝術活動,主要集中在尖沙咀、西九和中環這些高貴地區?

前立法會,代表文化藝術界的議員馬逢國和我聊天,他說:「藝術是文化的美貌,但願政府推動,在下列三方面,訂出實實際際的新舉措:藝術人才要『精英化』,才可推動市場關注;藝術活動要『產業及外輸化』,才可建立新的力量;藝術要『普及化』,拓展觀眾群,才可改善藝術工作者的生計!」我開玩笑:「目前,大家的狀態是『出汗不減病』。」

前香港設計中心主席羅仲榮曾經說過:「韓國的方法,很值得參考,他們培養人才方面,是『picking winners』(挑選最好的),政府加上商界的共同資源,把它產業化,當人才和他們的作品『產業化』後,變成持續的經濟行為,才會浪花滾滾,鼓勵更多人『入行』、更多資金『入局』、更多觀眾『入場』;文化、藝術、創意,才會轉化成為香港的大環境!」可惜,本地的精明商人,有「三不碰」:科技、文化藝術和傳媒出版!

掌管文化的前局長何志平幽默地說:「最大目標:『是讓有錢人藝術起來!讓藝術人有錢起來!』當香港缺乏一批有文化藝術修養的商人,如內地所說的『儒商』,那麼,香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,便會斷了一條腿,因為,任何新方向的推動,都需要資金支持!」我同意:「如果香港的財富,仍然大量集中在『炒樓』、『炒股票』、『炒手袋』、『炒手錶』、『炒古董』、『炒球鞋』、『炒Bitcoin』等等等;投機商人,不做文化實業,以『刀頭舔蜜,兔死狗烹』的短視遊戲來搵快錢,香港會有更好文化經濟勢頭?」

畫家朋友搖頭:「香港的中產喜歡吃很多的food supplements,卻沒有太多人吃spiritual food supplements(精神營養補充品)!」我搭腔:「香港許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後,仍是『啃老族』,也有他們難處,因為香港的傳統『工種』不是式微,便是人才過盛,難得出頭天。而且『朝九晚五』的沉悶生活,對偏好work-life balance的新人類,不合胃口。發展創意產業如文化和藝術,才是『千世代』的新鮮出路!」

經營畫廊的朋友解釋:「藝術,是嶄新經濟力量:全世界的城市,都努力發展art economy,它的收益分為direct(直接)和indirect(間接),例如藝術品買賣、表演入場券、藝術教育、版權費等等,是直接收益;而藝術所帶來的間接收益,同樣龐大,例如香港三月份的『藝術節』期間,酒店、旅遊、餐飲、航空交通等,日進斗金;還加上『藝術範疇』的其他服務行業呢,例如展覽裝置、運輸、保險、貨倉、銀行匯款等,也因此興旺起來。香港的藝術生意,應該定位在三方面:(1)藝術的「生產基地」,因為香港各方面的藝術人才,基本擁有了;(2)藝術的「交流中心」,世界的朋友都喜歡來香港這美麗城市,認識新知和敘舊;(3)香港更是「世界藝術的交易中心」,這裏的銀行服務到位,又沒有外匯管制,稅制和出入口法規非常簡單,適合藝術買賣。」

國家前文化部長孫家正說過這番話:「香港是中外文化藝術共融互通的地方:外國朋友,可以在香港看到中國的文化藝術;內地的朋友,可以在香港看到外國的文化藝術!」

目前來說,香港作為藝術「集散地」的成績,比作為「生產地」,更為表現出色。世界當代藝術的拍賣市場,紐約是第一位,香港第二位,倫敦第三位。全球的藝術和商業之都,如巴黎和柏林,吸引了大量精英去工作和定居,為甚麼?因為精英追求一個城市多姿多采的精神生活。香港能否人才國際化和多元化,便要看我們的文化藝術可否吸引他們住下來!

香港近年的社會氣氛,頗不包容,常有「兩極對罵」的情況,灰色也容不下,這樣對藝術發展,並不是好事。因為,中庸之道,路才變得寬闊,走路的人才多起來。藝術是非常個人的思想和情感表達,「彼之砒霜,吾之蜜糖」;我挑我的鞋,他挑他的襪,不用敵拼!所以,香港如果要成為藝術的交流中心,古今中外、上下左右的東西,我們都應有胸襟去接納,看到不喜歡的東西,微笑地說句:「Each, according to his style!」你的包容,才會成就別人的不朽!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