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會議是「宅經濟」,還是「社交距離」—你開會成敗的生死穴


29-04-20

走在前面,被獅子吃掉;走在後面,也可能被獅子吃掉。獅子到底躲在時代的前端或後面?

九十年代,律師樓的一個見習生告訴我:「香港的空間有限,我想去深圳發展。」問他公司的名字,他說:「剛起步的公司叫『騰訊』。」當年,深圳街上是農村來的「農民工」、還有光顧「足浴」的港客;今天,見習生已成科技城市深圳騰訊的重要高層。也在九十年代,一位前輩告訴我:「香港法律容許『水貨』存在,有一家日本百貨剛結業,我打算在那裏開一家大型化妝品水貨店。」結果他比時代走快了,最終失敗;今天,因為遊客湧增,大型水貨店卻滿街都是。

事事如棋局局新。Online conference (網路會議) 將是時代的下一巨浪?你會在它的前端或後面?灣仔展覽中心說:「豈有此理」;「Zoom」說:「好戲在後頭」。

自從冠狀病毒肆虐,除了「社交距離」,還有「入境限制」,我的許多工作會議,變成網上進行,真的全新體驗,大開眼界;此外,有些朋友不能飛來香港參加地區聚會,活動變成網上進行。今次疫情,徹底把舊有生活秩序「破壞」,以往大家認為「面對面」是最佳的溝通方法,抗拒網路會議;現在,大家覺得它原來有眾多好處:快捷、節省成本、安排彈性、參與更輕鬆。網路聚會將變成世界大趨勢,不過,我還是喜歡「坐著面對面」的會議感覺。

我和網路會議製作主持人關宛凝聊天,又再問過其他朋友,得到一些基本貼士。以前開會,視像工具是配角,當客戶不在香港,才用視像會議;今天,大大小小的會議,大家趕用電腦進行。現在的網路會場,全是小格子:「一格格」的分區,「一格格」的人頭;我們從實體進入了網上的世界。開會前,要認識的地方,不再是會議室,而是電腦軟件Zoom、Zoho Meeting、Google Hangouts、BigBlueButton等的使用。許多人造夢也想不到,可以躺在睡床,參加會議:鏡頭只見到頭部,下身卻穿著睡褲,赤腳搖腿,多麼好玩。

參加online conference,我的「小豬」軀體,對著網上的小格分類、模糊的畫面、斷續的聲音,會議完畢,眼、肩、腰、手指全都酸痛,還覺得自己網上的樣子很醜。不用為我擔心,很快可以是3D加上VR:當我的虛擬身體進入會場,就好像現實世界一樣,穿房入室,進出track(通道)、reception(招待處)、booths(攤位)、hall(大堂)、media centre(媒體中心)、breakout rooms(討論小室)。我會找設計師,畫出一個完美的我:黃曉明的面孔、彭于晏的身材、Tom Cruise 的牙齒、姜濤的年紀!

話又說回來,將來會否全人類都網路會議?那又不可能,許多人依然喜歡現場活動的感覺,不過hybrid (混合式)是必然的,有些人會到現場,有些人只網上參與,各適其適。去不了現場,投射一個hologram人像在台上演講吧。

有位朋友告訴我,她的行為有五個身份:媽媽、太太、女兒、媳婦、律師;做人,大家像「百變梅艷芳」,挺辛苦的。在網上,何嘗不是?我們有四個虛擬分身:一個是「文字體」、一是「聲音體」、一個是「圖像體」,最後一個是「視像體」。不同分身,有不同的互動要求。網上的文字(如用WeChat),要簡短和生活化,如你堅持用「正規」語句,甚至emoji也不用,別人覺得你是怪人。有些人則不喜歡是「文字體」,常用留言溝通,那便要小心你的「聲音體」,說話要動聽、簡潔,語氣有高低,不能結結巴巴,避免懶音和呼吸聲。年青一輩,則經常傳遞相片作為留言,要小心「圖像體」的你,相片要照顧形象,面部表情更代表你的性格,莫令人生厭,或濫用「美圖」工具,把自己改為「整容嬌娃」。如果參加Zoom的視像會議,你的「視像體」全部展露人前,除了樣子和聲音,別人會觀察你的衣飾;當然,行為舉止,全部只是一個「小格子」的事情,要修飾,不太困難,例如是專業人士,起碼穿上一件外套,才予人得體的感覺。

有些人不喜歡視像會議,因為看不到一個人的360度,感受不到實質,而那個「小格」,包含極多掩藏,不過,在虛擬世界,真假錯對已經很難有界線,當然不是叫大家「造假」,而是通過一些小方法,在「格子」內,表現自己既真實而又美好的一面。比如你要網上見工,怎可以不先滴點眼藥水,讓眼睛明亮,然後說話時,眼神刻意對準鏡頭,使對方感受到誠意。

在實體會議,拍掌是正常的反應;但在視像會議,如果你拍掌,大家耳朵便受罪,何不打入一句讚美?反而更「貼地」。此外,在網上大家看到只是頭像和及肩的衣服,下半身穿什麼,誰管你?網路會議的好處,是可以節省打扮的費用,可是另一方面,web call時,總要花點錢在setting(佈景),例如掛一幅代表你品味的畫、或放一盆花,移走不相關的文件檔案;最後,購置優質的電腦、迷你LED補光燈等等,都不能吝嗇。

主持視像會議的你,必須留意兩點:第一,經常關注和照顧大家,例如接收清楚嗎?第二,在chat box打字扼要地重覆要點,把大家散漫的注意力集中起來。

法律上,網上開會說話要謹慎,因為會議會被錄影,如真的要說一些敏感的話,記得加一句「以下是保密的,不得作為任何呈堂證據使用」,這樣,法律上便保障自己。

我對網路大型活動的未來發展非常樂觀,因為它是「MICE」(M=Meeting(聚會)、I=Incentive(獎勵旅行)、C=Conference(會議)、E=Exhibition(展覽) 經濟的新方向,香港人既懂中文、又懂英文,加上有國際視野、良好的行政能力,這個新行業的年輕人,必定碰到良機!

自從2007年第一代iPhone在美國發售,我們已預計到人類的生活將會天翻地覆,大家一天比一天依賴電腦和手機,到了一個「染而不淨,迷而不覺」的沉溺年代,但是,我們有能力推翻「科技控制人類」這現象嗎?現在推崇的「社交距離」,更讓宅男和宅女聲稱打贏了這場文化戰爭。今天,「人人齊上網,識電腦好過識朋友」的新哲學,已主宰大地,更可怕的,是我們害怕「人」。因為「人」會帶病毒,就算我這「老人家」,也漸漸不想和人交往,孤獨原來是正能量。六根清淨,我愛用口罩,更愛消毒水,參與網上拜祭,多麼方便,交通費用也不必花。我渴望機械人年代早點來臨,照顧本人日常生活,你看:泰國的機械人可以量體溫、中國的可以送餐、美國的可以在街上送遞、丹麥的可以打掃地方。

聽說全球的大學在競賽,要設計出最好的online course(網上課程),以便宜又快捷的賣點進佔新教學市場,恐怕未來二、三流的大學經營更加困難。我的一個廣告界朋友告訴我,由於疫情影響,他們已研發了一套遙控的攝製模式,反應極為良好,大家以後再不用東飛西跑,即使躲在辦公室,也可利用先進的遙控技術,不同國家的團隊,即時指揮某地的廣告拍攝現場。

我們追求冷冰冰的快樂:不想見人、不想靠人、不想造人、不想活在自己的「真人版」。世界改變,未來是充滿希望的新世界?還是人類變成悲慘的編碼系統?誰都不能改方向,更遑論食「回頭草」,只好循著這個荒誕的人生,愈走愈遠……

一失足成千古恨。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