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-12-22
莎士比亞說過:「沒有事情是好或壞,看你怎樣想吧!」
我學樣塗抹:「沒有工作是高或低,看你怎樣做吧!」
中國人傳統思想,叫四民做「士」、「農」、「工」、「商」。現今世代,大學教育已成基本;但滿街大學「士」,不值錢,誰人保證你「豐衣足食」?
青年許龍一在高球亞巡賽奪冠,很了不起,是香港之光,愈來愈多香港年輕人,追趕國際級數!電視台有個節目《大牌筵席》,講及兩個從美國大學畢業的兄弟回港後,甘於接手父母在平民區深水埗的大排檔,不怕爐火熱、地方「屈窒」,拼命炒好菜,還與時並進,為食檔設計「電腦下單」程式,節目感動人心。最近,有部好電影《窄路微塵》,年輕主角說:「做人,只要咬緊不放,便會捱過!」
對待工作,態度有兩類:第一類叫「搵食格」,第二類叫「鑽研格」。搵食格的人,工作只為了賺錢,每天「求求其其」,還教別人「走精面」。鑽研格的,視工作為學問,從中梳理出智慧。凡第二類人,就算做「粗重」工作,如修理汽車、剪髮、裝修等,都化為一種工作哲學,最終出人頭地。學者張五常把「賣桔」小販的見解,化為經濟學問,1984年,寫成研究價格理論的文章《賣桔者言》。
看看已故的邵逸夫爵士,1907年出生的他,少年時,和哥哥邵仁枚帶着一部破舊的無聲放映機,在南洋鄉村巡迴放映黑白舊片,一步一步,建立了世界知名的「邵氏電影王國」。談起工作,他的哲學只有四個字「努力」和「興趣」。他說:「成功之道最重要是努力,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,運氣只是其次。現在青年人,心很高,學問也很深,但是,不能夠吃苦。」
律師的工作,讓我接觸各行各業,結論是「行行出狀元」,每行,有人成功、有人失敗。以前,常說職業有72行,今天,根據《香港標準行業分類》,工作類別加起來,有1,814種。行行有人開工、有人失業,成敗在於你能否窮則變、變則通,力撐下去。
2019年,香港社會動盪不安;2020年至2022年,COVID病毒肆虐,是二次大戰以來,香港最黑暗的4年,有人說:「日子不再愛香港,這城市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!」但又有人說:「最困難的時候,都不會缺少機會,悵惘,只因為你坐着等待!」
老朋友見面,常話回望人生,錯失萬遍:「早知道應該怎麼怎麼……」我笑:「『有早知,無乞兒』,但可否有人告訴我:明天,有那些機會up-and-coming?」
香港青年協會公佈了「青年價值觀指標2021」,結果:愈來愈多青年認同職業培訓教育比一般教育重要,就算美國的青年,也覺得學位和「搵工」無關係,而覺得創業比打工好的,更升近50.7%。
生命的哲學裏,永遠有人樂觀、有人悲觀;「有人辭官歸故里,有人漏夜趕科場」;那裏花開了,這裏便花落了。
你有沒有聽過「Pareto Principle」(二八法則)?世事,約僅有20%的因素,影響80%的大局,20%的叫「關鍵的少數」。社會中,80%的都是平凡人,態度永遠像鐘擺,「哪裏變壞,便唱壞;哪裏變好,便唱好」。朋友走,他便走;朋友留,他便留;「水滾」,他沖茶、「茶涼」,他「閂檔」。人力資源當中,80%是「搵食格」,只有20%是上進的「鑽研格」。香港社會的動力,要靠這20%。
北方人常說:「沒事沒事,行行行!」香港人愛說:「邊度跌倒,邊度企翻起身。」我的娘親則話:「大不了重新洗牌,嚟過!」打麻將,一局完了,四人推倒骨牌,擦擦擦,下半場才定生死!
西方,有理論叫「Spiritual Awakening」(靈性覺醒),這方面的工作者Evelyn寫道:「覺醒就是『意識拓展的過程』,也有人認為是『當你想要改變生活時』,當你『覺醒』時……你開始探索『你是誰』、『你的靈魂為何』、『你的天賦在哪』……」
我感受到香港的部分年輕人開始spiritual awakening,他們成為「二八法則」下的關鍵少數,有些不想成為「金錢奴隸」,有些則不肯「躺平」,有些不甘心被命運輾壓;二、三十歲的他們,明白職業再不分貴賤,願意不眠不休,尋找夢想,或安定生計,把過去不快樂,變成動力,不再空談,用生命去實踐。
有些人去了startup,一個月數千元收入,吃麵包和喝水,又一餐,只想打出一條事業生路。有些去了大灣區,找到科研工作,一天12小時躲在實驗室。有些在工廠大廈從事手作業,做皮革小用品、維修樂器。有些進入冷門行業,如通渠、殯儀、古董復修。有些「馬死落地行」,做地盤、搬運。有些承繼家裏的小店,賣魚、賣菜,不再覺得「羞家」。最特別有一個男孩子,天天拍片放上網做小老師。更不要忘記電影界那些不問報酬的「新血」。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調查顯示,大量年輕人「生性」了,加入「儲蓄大軍」,希望給父母多些家用。
這群美哉青年,深懂日子「水浸眼眉」,於是奮發圖強,「補漏趁天晴」。香港的不幸,造就了這批20%青年的覺醒,他們回復了本來鬥志,更明白了人生本無free lunch的真諦。
世事,存於兩極。一個運行的鐘,力量不會停在中心點;那「鐘擺」,一會兒朝左動,一會兒朝右動,周而復始,來回擺動;生命態度往往是鐘擺,從悲觀到樂觀,從跌倒到站立。而力學中,最厲害的叫「反撞力」,當物件碰撞到東西,它會產生相對的反彈動力。人,遇到挫折,更要加倍努力!年輕人,當「鐘擺力」加上了「反撞力」,一定會為香港的將來,帶出正向的「萬有引力」!
支持年輕人,相信年輕人,多些人放棄既有利益和觀念,伸手協助他們接入「軌道」,讓青春的力量灑滿太平山頂!
公園的梨花落盡,別怕……月又西。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