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港男仍有四大亮點」「Package小刺身」龐景峰為我們申冤


28-03-20

以前,我們叫年輕男演員為「小生」,現在,叫「小鮮肉」,最新講法,是「小刺身」,美男子生活在女性主導的社會,只會愈來愈感到血腥。

「小刺身」出道,為了讓觀眾留下印象,先要定位,不倫不類的,很難脫穎。鋪排有七種:「壞孩子」如陳冠希、「型男」如高以翔、「潮男」如麥浚龍、「Oppa」如哥哥的苗僑偉、「花美男」如張國榮、「暖男」如梁朝偉、「陽光男孩」如劉德華;但已是往事,風流總被雨打去。幸好觀眾口味還未加辣,否則,「渣男」、「毒男」、「宅男」陸續登場。

近年,無奈的現實是香港演藝圈不景氣。不管演員是什麼類型,皆被糟蹋。「陽光男孩」的代表是龐景峰(Andrew),除了樣子好看、笑容可掬、活力澎湃、身手敏捷外,他後父是香港的望族。香港叫「價值高」的婚嫁對象為「Package」,在演藝界,「Package龐」恐怕跑不掉。

我和龐景峰是有緣的:當我擔任演藝人協會法律顧問的時候,他的叔叔錢嘉樂活躍會務,其他工作上,又認識他的兩個龐家叔叔,在藝術發展的崗位上,又和他的堂哥共事,更跟他的美女媽媽郭秀雲有素面之緣。我從來未遇過一個人,在互不相識下,竟然那般親切,deja vu!

Andrew年輕,卻經歷豐富,在香港上層社會的童男童女,這現象非常普遍:出生於澳洲,十四歲前,在香港唸國際學校,跟著去了英國劍橋寄宿學校,十九至二十四歲,進美國大學,唸的是家裏期望的經濟科,但他卻醉心於副科的電影。這時候,他給韓國天團Super Junior 的經理公司SM發掘了,於是在美韓之間晃來飛去,既上課,又接受訓練,2014年,大學畢業。當龐景峰25歲的時候,決定回香港發展,2015年發表了處男歌曲《Tonight》,至今,努力不懈,等候機會。

Andrew說:「唱歌目前可能不是我最佳的,我的天分是動作,五歲時,便學芭蕾舞及溜冰,代表香港到過無數地方參與花式溜冰賽事;然後,又習武,武術是我的第二生命,我取得跆拳道的黑帶,還學了洪拳、蔡李佛拳、太極拳、白鶴拳。」

「我們年青一代,非常敬慕香港過去的日子,它從一個細小漁港,變成今天國際大都會,內藏多少人的汗水,真不簡單!你們年長經過的時光,我們沒有體會過,但是,從相片和電影,我們感受到香港人的驕傲和浪漫,例如從大廈外牆伸延至馬路的霓虹光管招牌、建在鬧市的啟德機場、龍蛇混雜的廟街、連日本人也要抄襲的九龍城寨、消失了的香港捕魚帆船、那些超過一千座椅的巨型戲院,還有不用替身、『真材實料』從三樓跳下來的超凡武星;但都已成過去,這正是我在英美多年,發覺外國人最珍愛的『香港風味』。可惜,香港人開始迷失,大家盲目地追求『國際化』,我們近年建設的東西,其他城市同樣擁有,而且,比我們更出色。當香港愈來愈不保存自己的特色,我們的城市只會變成second-hand version。」

「提起武術,許多年輕人都看不起,認為『老土』,這是很錯的,香港武術除了李小龍的截拳道,還有很多寶貴的門派,這些武術糅合了文化、歷史、生活、運動、美學和舞蹈,深不可測。可是,學習的人一天比一天少,有些武術更消失了,多麼可惜。」

我問:「所以,你有的是一個『武術夢』?」Andrew像太陽般綻笑:「希望是吧,哈哈,我嬰孩時期,已經演出『尿片』廣告,所以,我以香港演藝界為傲,曾經天真地想:如果有一天能夠學到李小龍一樣,通過我的演藝,把香港人的武術帶到外國,讓他們對武術的『2.0』重拾興趣,那作為一個演員,真的無憾了!」

我也笑起來:「不要說你的年紀,以我的年紀,仍在做夢,所以,心境依然年青。做夢,是邁向理想的第一步!」

Andrew接著:「同樣地,我們『港男』仍有自己的亮點,為什麼頗多的女孩,看不起『港男』,另謀高就,想和外國人、ABC、BBC,甚至內地猛男拍拖;她們不應以偏概全,把『港男』的性價比貶低。」

我為「港女」抱不平:「請問港男的CP值在那裏?」

Andrew俏皮地眨眨眼:「『港男』第一亮點是具有國際認知和視野。從一百年前到現在,香港都是一個『開放型』的城市,中外的人都可以進入香港,這裏資訊自由、表達自由,而且香港人多懂中、英文,只要打開手機,我們立刻接觸到全世界。」

我同意:「有些地方是『閉關』心態,不在乎外面世界;個別地方則先天不足,和別的國家交往不多;有些卻非常自大,拒絕接受別人的一套。」

Andrew說:「所以,除非是一些不問世事的宅男,否則港男非常接受全球的事物,意識形態是開放的,每天閱讀本地和國際新聞,留意歐美的潮流和趨勢,還有一群身處海外的親朋戚友經常『報料』。」

我問:「港男的第二個亮點呢?」Andrew不假思索:「港女各自盤算,她們相處的矛盾比較多。香港是彈丸之地,港男無論上網或在街上,真是『朝見口,晚見面』地碰面,男人比較容易『老友』,常常走在一起聊天、喝酒、運動,所以,港男頗團結。我在美國生活的時候,東岸和西岸的人很少往來,生活和志趣也不一樣,但當我回到香港,身邊的男性朋友很快混熟,不用刻意,也可以建立友誼。」

我贊同:「在外國,雖然住在同一城市,朋友走在一起吃飯並不容易,有時候,開車也要數小時;香港則像個小家庭,每個人生活在一小時圈內,在手機建立一個群組,便可以立刻交換約會日期,不出一兩星期,就能召集各路英雄大聚餐,太好了。」

Andrew說得興起:「港男更喜歡開玩笑,抵死風趣。我們在困難時期,懂得苦中作樂,搞搞『爛Gag』。電影中的周星馳便是我們的代表,港男的『無厘頭』文化,世界聞名,它的組成來自荒謬的反應、厚面皮的妥協、誇張的對話和毫無邏輯的動作。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網路平台叫做『9GAG』,他們專提供搞笑的東西,創辦人是一群港男。」

我認同Andrew的看法:「除了充滿怒氣的一群,港男會在困苦中自尋其樂、逆來順受,『強顏』後果然帶來『歡笑』,這種幽默的生活方式,避免了許多家庭和工作的正面衝突。」

Andrew道出港男的第三個亮點:感情上的承諾。他說:「在外國,『拍拖』只是一個『相對親密』的男女關係,他們渴望各有各的空間,亦有數個『拖友』往來,在互相觀察一段日子後,才挑一個『合心水』的。港男比較願意誠懇地投入一段愛情,在拍拖期間,接受『一男一女』制,用『專一』來培養感情。」

我想起另外一類關係:「在亞洲很多地方,婚姻是一種實力較量,富貴人家只互相『和親』,香港亦有這些勢利人家,但是,更多的是自由戀愛,竹門和木門,都可以成為夫妻。」

Andrew接著:「另外,港男緊貼潮流,我們未必跟隨潮流,但是,我們對潮流有一種探討的精神,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都會,不能夠和時代脫節,青春短暫,我們想享有更多的體驗。故此,港男比較好奇和包容,我們走在一起,會發掘新的見聞、新的旅遊點、新的餐廳、新的店舖,但是,我們未必會亂買東西。舉一個例子,當有新款球鞋推出,我們不一定追捧,反而會談論它的特點、美感在那裏等等;當planking (『人肉鋪板』,即人類扮成一塊硬板,躺在不同的地點拍照) 出現,我們會探討它的社會意義;parkour(『跑酷』,即在城市的不同地方奔跑、跳躍和攀爬) 流行,我們會研究它的技術難度。港男不會盲從,但亦不會脫節。」

我欣賞Andrew: 「我覺得香港的年輕人除了『搵錢』以外,更懂得尋回生命的其他樂趣,『發掘無限可能的遊樂場入口』,所以,你們被稱『Y世代』,雖然很多喜歡轉工、沉迷手機、過分自我,但是,你們多看了世界、願意嘗新、見識水平高,心中的快樂不一定和金錢掛鉤,沒有父母那代的俗氣。」

龐景峰活潑、溫文,很有教養和自己的想法。但是,這些背景的人在娛樂圈,往往因為太有主見,會遭受排斥,老闆只想要「好使用」的帥小伙,演員不能說:「這個意念好八十年代!」所以Andrew不能坐著等機會,要立下目標,為自己的前途加倍努力,為他口中的優秀港男立榜爭光,成績如他的偶像李小龍曾經說過:「You just wait. I’m going to be the biggest Chinese Star in the world.」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