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《反黑》到《作家的謊言》,誰說香港沒有周潤發的接班人:閃亮突出的張建聲


27-06-19

放心,「張建聲」不是我們胖胖的政務司長「張建宗」的弟弟,樣子不一樣。前者是「顏值」高的小生。

朋友說:「不看『港產片』了,一堆中年演員互相拼湊,今天是張家輝搭梁家輝;明天是郭富城和梁朝偉。」告訴你,演員和導演其實都不想重複又重複:重複的面孔、重複的槍戰。可是沒有這些東西,根本找不到投資者,因為「不知名演員、非警匪電影」休想離開香港半步,可以「賣埠」。

長此下去,香港電影變了上館子吃飯時,餐前的一碟花生或泡菜:有些人沒有理會、有些人循例咬幾口、有些人叫夥計打回頭。

希望大家買票,支持一下破格的新電影,叫《作家的謊言》(Deception of the Novelist) ,它沒有大明星、沒有大導演、沒有大膽鏡頭、故事內容也過不了內地的審查,故此,只有香港市場;不過,製作認真、節奏緊湊,更出了一粒「彩旦」,他是身兼電影監製的年輕好演員:三十多歲的張建聲。整部電影充滿誠意,在有限的bankroll下,務求「執」到最好。作為觀眾,就算電影未必好看,但是,必須讓觀眾感受到那份誠意,「被尊重」是觀眾的最基本要求;就如你給我端上一碗湯麵,起碼不可以水裏浮了隻「小強」。

一直有留意網絡作家「向西村上春樹」改編的電影,大概六年前吧,第一部叫《一路向西》(講一群港男北上尋春);第二部叫《西謊極落》(講幾個失意男人的故事) ;今次《作家的謊言》是向西的電影第三部曲。

一個富貴的作家(現有還有「富貴」的作家?)和太太及兒子住在豪宅大廈,他樓上的另一單位,租給了一個風塵女子,可惜被美色誘惑,他和她搭上了,這女子不斷騷擾他和家人(戲橋像著名電影《孽緣》(Fatal Attraction)),最後,偷吃的下場便是命案,不過,原來案中有案,到底誰是兇手?

香港的網絡小說家,很多都有三個特點:文筆不怎樣、常帶點粗糙、文字非常「港味」,不懂港話的,可能看不懂;內容及趣味,非常「毒男」,因為常上網的人,根本生活在另一世界;此外,橋段太多枝節,可能網絡文章要每天上載,於是每天的故事都要下「鉤」(hook),吸引網友。

和香港誠品書店的朋友聊天,她說在書店舉辦講座,吸引觀眾的,都是一些網上「KOL」。今天,我們生活在一個「微市場」,誰在網上有一萬數千的追隨,誰便擁有一個「微天下」。最近,大家都奇怪:「怎麼香港年輕人分開一個個『小山頭』,誰是領袖?有事跟誰談?」問的人已「離地」,其實他們不知道社會由於多元的發展,已經分為一堆堆的細小組群(micro cluster),各有所好,「高登網」也要「分拆」,變了「連登」。

把網絡小說改編成電影,好處是起碼有數萬幾千的「鐵粉」入場觀看,對於電影市場艱難的今天,是楊枝甘露;壞處是許多這些小說的結構和情節,太過鬆散繁雜,未必適合電影。

今天看「港產片」,對劇本沒有期望,所以沒有失望,如果要對《作家的謊言》挑剔,便是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。港產片的劇本,最大死因是編劇不嚴謹,有些是能力的問題,有些是態度的問題;另外一種原因是追求的層次不夠高,總之弄點似是而非的小聰明,熱熱鬧鬧地把一個半小時混過去,但是,主旨是什麼?表達的又是什麼?所以,《作家的謊言》除了劇本未算合格外,其他方面如導演、演員、攝影等,委實不錯,完全是有要求、有水平的。「香港人要支持香港電影」,大家去看看吧。

至於張建聲,1983年出生,高度是178cm,英文名字是Justin,聖公會梁季彝中學畢業後,當上模特兒,後來轉為全職演員,他樣子有點像日本紅樂隊SMAP的歌手香取慎吾和演員譚耀文,演技風格是介乎萬梓良和林家棟之間,擔當輕狂的角色,最為突出,有人暱稱他為「少年萬梓良」。

他2010年入行拍電影,2012年,終於當了男主角,電影頗賣座,叫《一路向西》,故事來自網站,張建聲演一個純良戇直的香港仔,在霸氣「港女」的迫壓下,放棄愛情,出走墮落,北上尋歡,得到解脫。張建聲沒有進過學院修讀演技,他的演技是自然派,靠生活體驗。最近,他的知名度驟升,因為拍了一部內地的網劇《反黑》,播映以來 點擊直逼 17億,張建聲演黑社會人物叫「招積」,他參考電影蝙蝠俠裏面的一個反派人物Joker(小丑) ,演活了一個超級壞蛋。張建聲說過,他聽過一句話叫「What is art,art is life」(什麼是藝術,藝術便是生命),對他鼓勵很大,他要通過生命,了解藝術。他說:「我曾經沒有鬥志、沒有方向,錢也花光。我日日躲在家裏看電影,看到別人演得好的地方,我便記著,然後對著鏡子苦練,在街上走,我會觀察別人,作為參考,做演員,其實要做好多功課。」

張建聲是認真的演員,為了拍好電影,演一個肥胖的角色,曾經增肥60磅(那樣子,倒像我們的政務司張建宗了!),也曾經因為脫離不了角色,要看精神科醫生拿藥吃。他的狂,是一個專業演員的狂,一個發奮上進青年的狂。我看過許多在職場的年輕人,那些不知方向,混混噩噩的,最難教導,反而那些輕狂的尋夢青年,只要人生經過不快而受到磨練,便會恰到好處,成為一個有智慧和成就的人。

張建聲的爸爸在2015年去世,他陪伴爸爸,承諾過:「爸爸,我會努力,有一天會拿到金像獎!」他還說:「現在,我只想追求演技、追求內涵,希望把它們套入電影角色裏。」

做演員的,昨天比今天容易,因為以前的香港演藝事業發達,演員多機會學習和嘗試。在今天電影買少見少的情況下,電影演員的演出機會,可能幾年才有一次,如果年輕演員可以演技出色,其實他的潛質,應該比以往的演員還要佳。

電影演員的演技凋零不濟,有五大原因:許多誇張失實,像演舞臺和電視劇;第二類是志不在此、心不在焉,每一句對白,每一個表情,完全靠導演帶領,許多電影的「整容嬌娃」便是這樣;第三類是演來演去,總帶有演員自己的影子,當然有人說這是個人特色,但是,演員應該像一張白紙,在那部電影,應該給觀眾一個全新的感覺,恍似一個再生人,金像獎影帝 Tom Hanks便辦得到了;第四類是無論臉部表情多麼豐富,但是「聲音演技」(vocal acting)總是不濟,香港一線男演員在這方面的問題,尤其嚴重,可能以為壓低聲音便沉鬱動人,結果失意的賭徒、鬧事的酒鬼,為什麼角色出來的聲音,全都性感有型;最後便是不理對手,一有機會,便想在鏡頭下,蓋過別人的戲份,結果,導致整齣戲,大家的演出都不協調。黃秋生在得獎電影《淪落人》便絕對有好的示範作用,你看到他除了自己演得好,其實他一直協助其他演員,讓對方也可以發揮演技。

張建聲靠人生體會,去演好一個角色,演員的初階考試,他已經甲級畢業。但是,下一步,他必須學習正規的演員訓練,接觸學院的「方法演技」,然後加上自己的融會貫通,才會更上一層樓。是時候,他可能要找找我非常欣賞的藝術家甄詠蓓老師,學習學習,一定會有更大的啟發!目前,張建聲絕對是一塊可以雕琢的新玉。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