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-04-19
經濟進步,不代表心靈進步。當「Macao」愈來愈常用,我心中的「Macau」便愈走愈遠,老澳門,只能活在我的記憶中。
懷念以前的澳門,氹仔還沒有開發,熱鬧的地方,只在南灣舊葡京賭場一帶。在舊港澳碼頭下船,吹來的風帶有樹香,漫步在未填平的海邊,雞犬相聞,老人家下棋,小朋友捉迷藏,街坊在花園茶座喝啤酒,生活不富裕,但是溫馨而快樂。今天的澳門,變了天,卻也變得陌生,絢爛卻無人情。
Brian Lo在澳門文化中心做了一個藝術展覽,叫《故城―回憶》(Memory of Macau ),他說:當2003博彩事業開放後,澳門便是賭場天下,被人叫做「second Las Vegas」,可是舊的城市故事在消失,而澳門的本土文化也漸漸被遺忘。
在十六世紀,葡萄牙人到了澳門;在十八世紀,它變了殖民地;二十年前,成為特別行政區,人口由四十多萬遞增至現時約六十多萬。數百年來,澳門文化便是中葡的「混血兒」,擁有自己的美麗風格。不過在今天,找一個講話有本地口音(澳門話的聲調,介乎中山和香港廣府話之間)的地道澳門人已不容易,因為滿街都是普通話或英語,外勞有十多萬,佔了勞動人口百分之四十。
刻下的澳門,對我來說,不再是雅舊的小城,它像一個豪華霸氣的夢工場:一座又一座疑幻似真的主題賭場,一家又一家雕欄玉砌的高檔商場。尋常百姓家的燕子,早已飛得無影無蹤。
香港珠寶界大師Wallace Chan勸告我們這些懷舊派:「活在過去,就會被時代淘汰,被科技淘汰,被信息淘汰,被任何的事淘汰,所以,最好的作品還在做。」不過坐船渡海,拖喼拉箱殺去澳門欣賞表演,太累了,所以,我只挑澳門本土製作的作品去看,當然,聽大師的意見,新的作品,應該是更好的作品,更加要看。於是抱著「fomo」的心態(fear of missing out),趕去看影星余文樂代言,新濠影滙出品,Stufish監製的舞台演出《狂電派》(ELEKRON),票價三百至九百多元一張。
澳門外來入口的節目,如Michael Jackson Thriller Live、Chris Brown concert、蔡琴演唱會等,在外國和香港都有機會看到,不必勞師動眾跨境去看熱鬧,反而澳門「自製」的,為了支持本土創作,值得捧場。
眾多主題表演場館中,新濠集團是最有heart的,在香港和內地,著名的《水舞間》(The Housing of Dancing Water),便是他們的作品,它從2010年公演至今,超過數千場,成為遊客必看的巨鑄。水花和空中特技員天衣無縫的配合,再加上匠心的舞台,絕無冷場;我唯一不喜歡的,是那格格不入的飛車表演。
2015年,新濠推出4D多媒體冒險之旅,叫《蝙蝠俠夜神飛馳》(Batman Dark Flight),觀眾坐在觀賞車,跟隨蝙蝠俠穿梭如紐約一般的萬惡城,飛高飛低,目眩神迷,我當時玩過,刺激難忘。可是,最近帶親友去光顧,原來Wallace Chan所說的「科技淘汰」確實存在,今次再體驗,覺得影像的解析度不夠好,4D效果未夠特別,當然節目沒變,只是數年間,科技進步了,我們自然貪新忘舊,追求更高的官能效果。
最近,新濠又有攪作,便是《狂電派》,由於《水舞間》的成功,大家充滿期待,過去濠江巡場。週末入場,嚇了一跳,數千的座位,只有數百個觀眾,它是U字型的場館,表演是75分鐘:首先出場是兩個小丑的追追逐逐,未見好笑。接著電單車、卡車、私家車、三輪和四輪車橫衝直撞,也是很平常。然後,是煙花和火焰表演,亦不好看,有點「大場地、小場面」的感覺。下一幕是電單車隊接載一群艷女郎,可惜沒有「危險動作」。跟著,四架私家車陪著舞蹈員,大跳hip hop。接近尾聲,找些疑似是「媒」的觀眾,上台一起玩玩汽車駕駛,這幕不單不好看,簡直是悶場。幸好,好戲在後頭,著了火的車,在地上劃出巨型火環,場面頓時「醒神」,而終段更有空中飛人,利用掛空的繩索,翱翔雜耍。
《水舞間》的優點,是中央舞台不大,「人」和「水」用盡舞台的360度來表演,而且還利用了高空,觀眾坐在下面,舉頭望水,猶如參與其中。今次《狂電派》演出的場館卻很大,座位和中央舞台還有大段距離,觀眾仿佛只在窺視。再者,汽車有一定重量,很難搬到半空中,拋來擲去,於是缺乏高空的可觀性。而節目整體沈悶平凡,沒有新意,只是過去表演形式的「炒冷飯」,而致命傷是沒有震撼的場面。
澳門要發展娛樂文化事業,難處是人口不多,導致舞台人才不夠,故此「借力」是必然的。雖然賭場有「財」,但是他們有一個假設:以內地旅客為主的觀眾,不會喜歡由內地人擔綱台前幕後的表演。我覺得這看法未必正確,你看,張藝謀導演,在國內的旅遊景點,出品了多個相近的大型表演,叫「印象」,如《印象‧麗江》、《印象‧西湖》等,非常受歡迎。因為旅客去不同地方看表演,大多為了消遣和娛樂,只要好玩好看,管它是「本地薑」還是「過江龍」。所以,如果澳門還是專做外國賭場的「二手表演」,徒增演出成本,未必有利,更何況講英文的表演,沒有親切感。這些賭場應該支持澳門本地創作,再加上外國人才,東西合力,創造出一些在香港、內地或外國都未必能夠生產的作品,那麼這些獨門的「澳門特產」,將會為澳門所祈望發展的「文化產業」,帶出非凡的貢獻。
自從澳門開放賭業多年,許多「來路」表演節目,已經耳熟能詳,或者試試來個中外合作的《印象媽祖》(媽祖又名娘媽,福建人,能預言吉凶,死後,常顯靈於海上,幫助漁民消災解難,四百多年前,葡國人抵達澳門,在貢奉媽祖的「媽閣廟」前登岸,誤以為「媽閣」是這小城的名字,於是便叫它「馬交」,即澳門的外語發音),其實本地內容,只要精采,可能更受歡迎。
大家有沒有去過長沙,每天晚上,會有五花八門的相聲、小品、地方曲藝,雜技、歌舞表演等,不僅種類豐富,而且演出水準奇高,一個個的湖南節目,一批批的表演人才走向全國,誰敢說「本地薑」不辣,所以,澳門值得參照《水舞間》這類成功的經驗,再創出有自己特色的舞台出品。
外國學者Thomas Ksiazek和James Webster做了研究,發覺表演所用「語言」(language),所產生的「文化親近」(cultural proximity),可以極度影響觀眾對節目的挑選喜好。那些常常覺得中國人要在賭城看外國人表演才算「高級」的心態,其實是「隔離飯香」的毛病,也可能是民族的自卑。中國開放改革至今,仍然未有「軟實力」的娛樂文化作品,足以傲視國際,希望未來在澳門的財力支持下,可以走出驚人的先例。
澳門發展了舞台娛樂文化多年,已經聚集了一批國際人才,但是以外國表演為模式的複製品,觀眾已經有點慣悶,所以,我們期待澳門突破,加強中外合作,為澳門的文化軟實力,大放異彩。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