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和名牌的戀愛與分手:名牌的銷售伎倆讓美麗變成一種角力。


09-06-23

如何穿衣服,是一種溝通藝術,但當太多名牌掛在身,你便把溝通之門關上,只是告訴別人你是某牌子的「死侍」。

據說,奢侈品牌Chanel的創辦人香奈兒說過:「你可以穿不起Chanel,但是,永遠別忘了那件叫『自我』的衣服。」真正的美,在於心靈和腦袋。名牌,特別是手袋和手錶,往往把美麗的定義扭曲,這些美麗要「拉鋸」回來。

另一邊廂,人的內涵有多少,外人不是可以立刻辨別出來,反之,現代人,特別是香港這商業社會,往往先看人的外表,所以有句話叫「人靠衣裝,佛靠金裝」。

有一個女性朋友,是真心的喜歡名牌,她說:「名牌手袋,質地非常好,設計精美!」她的晚裝,超過十萬元一件。我語重心長:「不如學歌星鄭秀文,穿H&M晚裝也一樣好看!剩下的錢,捐給慈善團體。」她眨眨眼:「你怎知道我沒有捐呢?」

有一個富貴婆婆走了。在生,她愛穿名牌衣服,死前,把衣服送走了;走後,家人發覺她把衣服一件件地拍了照片,輯為十多本相簿。都寫着:依依不捨、捨後依依。

小時候,60年代,香港已有在中環開店的連卡佛、龍子行、尖沙咀的瑞興百貨、油麻地的占飛百貨,它們專賣外國名牌,但都不是今天品牌如的LV、Dior、Chanel、Gucci等,而是另一批已給人忘懷的英國老牌子,例如Pringle、Wolsey、Daks等。媽媽只看不買,她說:「這些『鬼佬嘢』是『住洋樓、養番狗』的有錢佬買的!」她心目中的名牌,是雙妹嚜花露水、梁蘇記雨傘、「張活海」(張國榮的爸爸)洋服……那些日子,香港的口號是「香港人用香港貨」,而爸爸想擁有一隻帝舵表(Tudor),那已是他的dream watch。

那些年,法國名牌還沒有來香港成立「專門店」;貴價鐘錶則放在一些「代理商」售賣,例如東方表行、英皇鐘錶等,名牌衣服手袋便「東一件、西一件」放在高級百貨店的櫃檯(例如「香港名牌時裝女王」Joyce Ma在70年代初,設立Diamond 7專櫃於上環永安百貨,接着,她的時裝零售店JOYCE Boutique在中環Mandarin Oriental酒店開業,代理歐洲名牌)。噢,還有一些名牌雜品店,例如已消失的「芳婷Fontane」,仍在的「詩韻The Swank」。

香港能夠引入名牌專門店,和中環置地廣場(The Landmark)有關,在80年代初期,廣場落成,當時,它是亞洲區最高貴的shopping mall。那時,香港的經濟迅速起飛,於是,世界的各大名牌樂意在香港「落腳」,慢慢地,中環變成名牌如Hermes、Cartier、Burberry等大展拳腳的中心點。

名牌時裝代理不好做:當牌子未紅時,得花錢做宣傳「谷紅」它,但當銷售理想時,名牌多終止代理合約,自立門戶,Boss、Prada原本是Joyce Boutique代理的,後來,總公司便直接經營,正所謂:「仔大仔世界」!

當律師的初年,賺到點錢,也不懂投資,於是,週週買名牌,現在,因體型「發水」,都丟掉了。那年代的名牌,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,更沒有使用明星搞event「炫富」;而是安靜的、高貴的,不耍半點手段,以明碼實價,等候知音人來欣賞。「低調」便是華麗,穿了,別人看不出是哪個牌子,才是最高境界。過去,名牌店沒有給國際大財團收購,是傳統家族式經營,注重修養和品味,充滿禮貌的傲氣;更重要的,是當年的名牌,沒有花大量的費用在宣傳推廣,因此,在80年代的名牌,以當時生活標準來說,是一般中產可以買得起的;特別是手錶,沒有今天「開天殺價」的霸氣!

近十年,我已看穿物質之虛幻,好便好,不好便不好,值不值得,我心中有一把尺,不會給「虛榮」或「疼愛自己」搞亂而枉花錢!每一個人的美,在於他或她的智慧、人格和氣質。

有朋友以為我還和名牌有交情,問我有沒有入場券去甚麼發佈會。我笑:「當我去到會場,門口的PR一定會說:『大叔,搬運的請由後門出入!』我會反詰:『不要自卑,請問你最近看了那本書?』」

和朋友們去外國,一起逛名店。兩個多小時,大開眼界:首先,要在門口排隊,才能入內,還要等店員有空,才會過來服務(這些店員,已不是售貨員那般簡單,是「心理專家」)。我等得太累,參觀了他們如藝術廊的私人廁所。店內展示的東西都沒有標價,限量版的名牌手袋,更多是躲藏起來。店員走過來,先禮貌地「摸底」:試探朋友是否他們的現有客戶?在哪個城市購買?曾經「幫襯」了多少?然後,再觀察她今天會否「識做」,購入其他貨物;到最後,才「開盤」,他手頭上有甚麼手袋會賣給她的。另一位好友有興趣「搭單」,想買同一款手袋;店員說:「Sorry!目前只有一個!」

當朋友大破慳囊後,店員再施展一招叫「放長線,釣大魚」,他問:「你會逗留多久?會否再來?我可能有另外一個款式的手袋,給你看看!」他們最後的一招叫「waiting List」(等候名單),讓顧客乖乖的等候數月或數年,然後,在過程中,再看你會花多少錢?

我懷念80年代名牌店那老老實實、優雅誠懇的服務態度。今天,這些店已經給大財團收購,精於耍營銷手段,甚麼VIP優惠、「忠誠計劃」(loyalty program)、「限量版升值保證」、「私人訂購」、「大客留貨」等等,都是「扭花臣」,捕捉買家的心理,一步步,令大家跌入精心策劃的心理遊戲當中。

精神生活,永遠比物質生活重要,比起那些名牌,更加有價值的是你;你的一言一語、一顰一笑,都是美的資產。

名牌可以有,但不能沉迷,我曾經遊園了一陣子,但心態已變了,「睇咗當買咗」,像打了預防針,終生免疫……

名牌在我心,或把自己變成名牌,不是很好嗎?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