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公共互動藝術」是香港城市下一個新浪潮?


「公共藝術」(public art) 可以是一個學術研究的題目。

簡略來說,早期的公園紀念碑(monuments)、名人雕像(civic statuary) 等,算是第一代的「公共視覺藝術」。在街頭「賣藝」,例如唱歌、拉小提琴等,可視為第一代「公共表演藝術」。後來,人類進而探討公共藝術和市民以至社會的關係(relationship art),例如紐約世貿大廈舊址的新建911紀念博物館(9/11 Memorial & Museum),館外兩個方型水池,便是希望參觀者思考「暴力」和「生死」的關係。英國塗鴉大師Banksy的作品,便帶有濃厚的政治批判意識。在未來日子,公共藝術的演變,應該是由於「電子科技」(digital technology) 發達,會流行「互動藝術」(interactive art)。可惜在香港,大家害怕維修麻煩,沒有大力推動「公共互動藝術」,故此,我們的城市連一件永久的著名裝置,也說不出口。十多年前,當我是第一屆市區重建局的董事,協調了藝術家甘志強為深水埗重建項目的花園,設計了一個「跳飛機」的互動藝術設施:當小朋友在地上「跳飛機」玩耍時,旁邊的一棵「電子樹」,會即時產生五顏六色的燈光,可惜,大家認為維修費用昂貴,最終,取消了這個可能是全港第一個巨型的公共互動藝術,回頭一看,多麼可惜!也許香港目前只好退而求其次,嘗試一些簡單的公共互動藝術,例如藝術家Maurizio Bolognini,把電腦和手機網絡接聯在一起,而互動過程中釋放出的弧線影像投射在牆上,參與者可通過手機短訊,改動這些虛幻的線群;希望未來的西九文化區,能夠出現一些公共互動藝術吧。

香港地小人多,要發展公共藝術已經困難,如果要發展「公共互動藝術」, 還涉及人流管理,變得難上加難;不過,有「危」才有「機」,誰個地產商首先帶動公共互動藝術,牽起一股風氣,他將會成為牛耳先鋒!過去,新世界地產把商場變成博物館,創造出商場名牌「K11」;恆基地產把中環皇后大道中整棟辦公大樓,變成「垂直座式」的藝術域場,叫做「H Queen’s 」,邀得國際畫廊進駐,都是把藝術「公共化」的成果。聽說賭場也推動公共藝術,MGM的新賭場花了一億,展出300多件藝術品,成為了「賭場博物館」,可惜地點不在香港,是在澳門,我最愛是門口放了藝術家高孝午的創作,是一對球型的青銅獅,它半傳統、半卡通,概念新穎。而中文大學在馬料水的新醫院,也打算添增公共藝術的項目。但願香港公共藝術的氣氛,漸入佳境。

在其他地方,常見的公共互動藝術有四大類:(1) 它沒有任何設備或裝置,只是放一些東西,讓觀眾自由處理,發揮想象力;例如在1961年,Alan Kaprow在花園內放了一大堆車呔,觀眾可以搬動它們,砌出自己喜歡的藝術「車呔堆」。(2) 安裝機械裝置,卻不用任何電子設備,例如一台畫上了圖案的公園「搖搖板」,小朋友坐上搖板,便可以騎在萬紫千紅上面,在空中飛翔。(3) 安裝了電子設備,特別是感應器,當觀眾經過,作出一些動作或使用指定功能(例如手機),便可以產生藝術的互動效果;例如在2016年,Alex Beim構思了一個Alley Oop的項目,他在溫哥華的一條橫巷,使用感應器、顏色、燈光和音響設備,製造出一條迷幻及充滿藝術的小巷。(4) 有些公共互動藝術是基本的,觀眾只需要參與,便成了互動藝術;例如香港悠揚文化藝術基金會,在港九各地放置了彩繪的鋼琴,任何路人經過,可以隨便彈鋼琴,唱一首歌,那便是互動的公共表演藝術。

不過,公共互動藝術最大的問題,是由於它是「互動」,一般都新鮮好玩,容易招惹一些「搗蛋王」,破壞那些電子的裝置。在多倫多,地鐵安裝了一個可以任由乘客打出字句的光管吊牌,但經檢討後,恐怕有人打上侮辱或粗俗的字句,嚇得運輸局立刻叫停這個藝術裝置。廣州的長隆樂園近期有新攪作,引入了全世界第一座特別滑道,滑水梯不單會自動旋轉和回轉,更會倒後,外形如彩色的蜈蚣,頗有藝術意味,也許,它是香港人最容易去玩耍的「疑似」公共互動藝術吧!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