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來,創新的藝術作品,都會引起爭辯。由香港藝術節出品,賽馬會資助,毛俊輝老師導演的「非傳統」粵劇《百花亭贈劍》(Pavilion of a Hundred Flowers),便引來文化藝術界的討論。
近年,許多改良粵劇,都是失敗而回。成功的只有白雪仙大師領導的《帝女花》、《西樓錯夢》、《蝶影紅梨記》等重演作品,不過,就算大師的改良,都是「溫和」的,例如精美舞台的佈局、快促的換景、藝術的歌舞,嚴格來說,未算改頭換面,只是「優化」。大師所呈現的優質粵劇,八八九九依然是粵劇。
我看過一些「新派」粵劇,嚇得我魂飛魄散:現代舞、流行插曲、雜技、幻燈,那感覺很難受,好像把粵劇「分屍」。
(1) 首先,它注入了話劇的精神。過往,觀眾看粵劇,因為舞台上講的、唱的,除了粵語,還混合了文言文、成語、典故、官話等,年輕觀眾要看字幕(有些告訴我,甚至要看英文字幕),才明白內容是什麼。但是,今次毛老師把它「話劇化」,用意便是一般觀眾可以不用眼睛追看字幕,也能通過演員直接的唸白,了解劇情的發展,因此有部分的對白,是選擇性地沒有鑼鼓「篤撐」、「篤撐」地追隨。
(2) 把《百花亭贈劍》這古老名劇大幅度刪減,從三、四小時濃縮為兩小時多(在1958年,著名編劇家唐滌生為名演員何非凡和吳君麗編寫此劇,在深水埗的「新舞台劇院」首演,當時,陣容雄厚,一時無兩,除了男女主角,還有「丑生王」梁醒波、「武生王」靚次伯、名伶麥炳榮、鳳凰女)。
(3) 音樂處理亦改良:把粵劇比較嘈吵的「大鑼大鼓」調整,伴奏的音樂也優美化,來個新面貌。
(4) 無論佈景、化妝、服裝等製作設計,走向話劇化;例如佈景的層次,比較豐富。而演員的服飾,少了傳統粵劇的閃爍「珠片」,以刺繡布絹居多。
(5) 幕與幕之間的換景,除了加快之外,亦加插內容概要和幕後的旁述。
(6) 表達手法,強調演員自我對劇情、對角色的體會,亦接近現代舞台劇。
(7) 最重要是引入「導演制」,讓整個劇有了一個幕後的中心人物去構思和帶領。
劇評人陳守仁這樣寫道:「傳統劇本的承傳,若停滯不前,總會有過時的一天,只有具突破性的改編和創作才是萬古常新的。」當然,《百花亭贈劍》今次帶來的熱鬧爭論,便是有些人同意上述觀念,有些人則不同意:他們認為「傳統」便是跟從粵劇基本元素,一旦改動,便會「兩頭唔到岸」。
個人的看法,傾向支持「改良」(或叫「非傳統」)粵劇的出現:粵劇現在最大的挑戰,是年青觀眾不買票入場觀看,如果單靠「傳統」戲,很難找到新出路,當有心人如毛俊輝老師做出一些「非傳」粵劇,會啟發更多緊扣時代的粵劇新創作,增加觀眾的選擇,增強粵劇的觀眾群;從這個角度來看,「非傳粵劇」絕對是一件好事。當然,從藝術成就來說,永遠是主觀的,故見人見智。不過,毛俊輝老師的改動,絕對不是「隨隨便便」的那種,許多改動,都是經過思考的,故此,好與不好,雖然是主觀,但是,毛老師今次的改良,絕對符合饒宗頤大師說過的「求是」、「求真」、「求正」這文化的三大追求歷程。饒教授說:「我們既要放開心胸,也要反求諸己,才能在文化上有一番大作為!」
毛俊輝老師面對討論時,這麼說:「我想看看現代劇場的創作模式,是否對傳統粵劇有值得借鏡的地方?故此,《百花亭贈劍》的演出,不是單純傳統粵劇的演繹,而是尋找戲曲與現代劇場的結合。」他表明:「非傳粵劇」不是用來取代「傳統粵劇」,而是用來豐富粵劇的可能性。
期待《百花亭贈劍》重演,讓更多觀眾去感受一下。而且,故事非常吸引:元朝年間,安西王想造反,元帝於是派間諜江六雲混入安西王的王府做「無間道」,誰料江某愛上了安西王的女兒,甚至和她結婚,到底他最後會出賣元帝?還是出賣自己的老婆?年輕的朋友,相信你會好奇,於是在人生中,第一次接觸「粵劇」?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