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爺改善香港文化基礎,投資未來,路走對了


()方向

在殖民地的年代,香港政府不計劃文化的發展,因為人民思想層次的進步,對外國統治者來說,可以敏感的。當時,這些活動,視為「市政」的一部分,許多文化設施,如劇場,圖書館等,和賣菜買肉的街市放在一起,歸類為「康樂」活動。

回歸後,香港政府的視野寬闊了,眼見世界級的大都會,如倫敦、紐約、巴黎、東京,因為有文化、藝術、創意等「軟實力」,地位、競爭力、魅力,永遠遙遙領先。後來,亞洲的城市,如首爾、台北、北京、上海、新加坡,在這些「軟實力」的投放,也迎頭趕上,香港如果不「發力」,在未來的日子,看著別的城市在「軟實力」上進步,我們不單止慚愧,更會後悔(如十多年前我們錯過了「IT」產業的機會)。

今年,「財爺」陳茂波增加資源,著意改善香港「文藝創」的基礎,除了受到業界的歡迎外,有遠見的市民會明白,投資這些「軟實力」,長線來說,必然會利及香港以下五方面:

  1. 創意經濟競爭力(creative economy) ——經過第二次大戰以後七十年的發展,各國、城市的經濟競爭,已經不再停留在「舊經濟」(如地產、金融、貿易等) 領域的打拼,新的戰場(你看三藩市的「大灣區」便知道) 集中在 (a)科技創新和(b)文化創意兩方面的推動。所以,大家看到財爺今次的財政預算,大力鼓勵香港的文藝創活動的出口,是走出了以前未有的第一步,為未來鋪路,絕對是經過深思熟慮的。
  2. 年輕人的希望和機會——香港年輕人目前的其中一種失落和怨氣,便是在舊的經濟、舊的活動,已經填滿了人(特別是比他們年長的),變成僧多粥少的樽頸,令到年輕人看不到新的出路。現在政府利用財政的帶動,增加文藝創的空間和活力,這些新意和創意的行業,讓年輕人,坐上另外一條新的時代巨輪前進,那便是文化創意經濟。
  3. 旅遊經濟的得益——如果研究「創意經濟」的話,便知道當一個城市發展文藝創的領域(如建立有吸引力的博物館),會引進大量遊客,讓航空、酒店、旅遊、零售業等,都會得益(如韓國當代藝術館MMCA),所以,社會受益者,多於只是文藝創的業界。
  4. 新興行業的啟動——香港過去的老行業,許多是因為制度(如銀行、保險)和專業(如法律、會計)所帶動,我們創意的行業(如設計、手機Apps),處於有待發展狀態,但是文藝創的人才不足,如何衝出新的路向?因為創新行業,都需要具備修養、觸覺、創意思維的人才。所以,文藝創的推動,是讓香港產生更多充滿創意的年輕人,去替香港尋找新天地。你看,在香港成功的藝術貿易展覽Art Basel,為香港帶來許多新興的行業,如藝術倉庫、藝術保險、藝術運輸、藝術中介等。
  5. 香港人素質的提升——當大家經常批評香港人沒有教養素質,只懂得搵錢、購物、吃喝玩樂的時候,有沒有想過,這些人是怎樣的過去社會環境所製造出來的「另類文盲」?香港的「文盲」、「錢奴」、「粗人」,其實是不幸的一群,他們沒有文化修養,是由於過往政府忽略文藝創的重要。雖然有識之士數十年來請求政府改善文化薄弱的社會,可惜,都是魚沉雁渺。許多人寧願花數萬元鋪滿黑金麻石地台,也不願意花數千元,買一幅畫作掛廳;寧願花數千元吃鮑魚,也不願意花數百元去看一部話劇。現在,難得今屆政府,深明道理,從香港人本身的文化、素質、水平去著手提升。我們還要胡亂攻擊,把這基本問題打回原形?

每次財政預算案出來,總有一班「負面朋友」出來抽水,政府不花錢,便罵是「守財奴」;當政府花錢,便罵是「大花筒」。到了政府只顧福利、醫療等措施,便罵政府缺乏高瞻遠矚,當政府為香港社會的長遠發展,打些基礎,便罵政府浪費金錢,多此一舉。我們市民想要一個「有為」的政府,如果只是對抗性的謾罵,會幫助到政府改善施政嗎?大家應該「以事論事」,不足的要指出,好的要支持,香港社會才有進步,才有和諧。當我們遇到有心、願意聆聽、想做點良好實事的官,也不擇善支持,還是來舊的「打殘在位者」這一套手法,結果政府只會產生更多官員,抱著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」的心態辦事,而香港的社會只會更墮後,更叫大家不滿。所以,難得政府自香港開埠以來,首次認真關心文化、藝術、創意的軟實力發展,這路向絕對正確,若然執行的細節有不足之處,或如何花錢要有監督,可以建議出來,才是有「建設性」的民間討論。

回頭看看,今次的財政預算:今年,政府的庫房收益「水浸」,達到一千三百八十億,但是,過去數年的失業率持續從3.3%、3.0%下跌至2.9%,在這樣「雙重保險」的系數下,當然應該投資在一些以往被忽略,但是卻具有長遠策略性、深厚意義的社會工程,例如文化、藝術、創意、科技,這些會為下一代帶來希望和機會的新領域。目前,文藝創仍未達到全民性和市場化,故此,仍需要政府的注資帶動,從而後繼有力;否則,當經濟逆轉,政府的財政預算要削減,這些「發展性」的開支,最容易被開刀。香港今次的財政預算,必須在「福利性」和「發展性」這兩方面,取得合理平衡。那些經常叫政府「派糖」、「回水」(上次全民「派水」,已經證明不明智,有些移了民的,也可以回來拿數千元)的人,是短視自利的一群,這些人的心態是政府「有水」,便要「放水」,管你香港明天「落花流水」、年輕人明天「水浸眼眉」,總之,老子有數千元,便可以立刻享受。這些人,應該得到社會人士支持嗎?

() 數字

上篇談過為什麼「財爺」利用財政預算來推動文化、藝術、創意發展的方向,是完全正確的。這篇想從一些實際數字,來研究這題目(如數字有少許出入,請原諒我這「非研究員」之誤)。

年度數目增幅
(A) 教育

2016/17755億+4%
2017/18801億+6%
2018/19846億+5.6%
今年846億的教育開支,比起3年前,增加了91億,數目絕對不少,至於今年的增幅只是5.6%,可能反映了香港年輕人口減少的變化。
(B) 社會福利

2016/17635億+9%
2017/18658億+3.6%
2018/19798億+21%
798億,比起3年前,增加了163億,至於今年的增幅,則是很高的21%。
(C) 衛生醫療

2016/17587億+3.8%
2017/18628億+7%
2018/19712億+13.3%
醫療的開支今年是712億,比起3年前,增加了125億,今年的增幅有13.3%。 我們來看看文化藝術:
2016/1740億+2.5%
2017/1842億+5%
2018/1947億+12%

香港投資在文化藝術的是47億,只是教育、社福、醫療開支的幾個巴仙;而比起三年前,只是多了7億,不應被批評為「不合理」、「亂花錢」。再者,和教育、社會福利、衛生醫療比較,它只是「單億」位數字的增長,並非教育的「雙億位」數字(91億) ,以至社會福利(163億) 和衛生醫療(125億) 的「三億位」數字增長!

由於文化藝術的基礎低,今次多了7億,比例上來說,是合理的,更絕非「大花筒」:

排名增幅
社會福利21%
衛生醫療13.3%
文化藝術12%
教育5.6%

做了上述的「相對比較」,我想和大家看看今次文化藝術的實際花費數目。有人不支持政府預留200多億元,改善和增建文化設施的「硬件」,包括:

  1. 在未來十年,興建「新界東文化中心」和「文物修復資源中心」
  2. 擴建「香港科學博物館」、「歷史博物館」和「大會堂」
  3. 翻新尖沙咀「香港文化中心」

在這裏,大家要留意三點:

  1. 這個200億元,是「基建」的預算,而且是預留的,絕對不是在今年,政府會送200億給文藝創的界別去「享用」。
  2. 上述都是一些興建、增建和修建的建築項目,當然投資金額會大,可是不要忘記,這些數目,不是「經常性」開支,而且,這些 「硬件」可以長年使用,每年分攤的「成本」,其實不高。你看,大會堂落成於1962年,今天還在使用。大嶼山香港國際機場當年用了約1,600億港元,從1998年使用至今,對香港作出巨大貢獻,是「虧蝕投資」嗎(但是,當年許多人便是這樣責罵政府浪費)?
  3. 「基建」項目的龐大開支,容易帶來錯誤印象,所以,當我們研究開支項目,應該集中看一些「經常性」的項目。

來,我們看看今次預算案的一些「落入業界」的「新猷」,其實它們並非大額數目,絕對不算是「豐裕」,更不是「洗腳唔抹腳」:

  1. 由2018/19年起,每年多撥5,500萬,分給下列多個團體使用:
  1. 香港的「九大藝團」(如管絃樂團、中樂團、舞蹈團等)
  2. 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的中小藝團和藝術家
  3. 康文署資助的中小藝團

這些受惠者加起來,起碼上百,絕非小眾。

  1. 向「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計劃」增撥5億元:即是凡商界和私人捐款支持藝術家和團體,政府同時捐出款項,配對支持。這5億元看似很多,但是意義重大。當政府鼓勵到商界越來越願意支持藝術,則文化藝術才可以普遍化、民間化和恆常性。當文藝創能夠自立自強,則長遠來說,政府的資助自然減低,這才是健康的發展。
  2. 每年撥款不超過5,000萬元,支持香港藝團和藝術家到其他地方表演、展覽和交流:這個新推動,又是對症下藥的好方案,因為香港只有700萬人,市場太小,藝術家能夠把市場擴大,那便是「創意經濟」的首步;而且,多些海外藝術演出,會提升香港文藝水平,協助香港這城市建立國際大都會的「品牌」,當香港的品牌一天比一天吸引,得益的也會是各行各業。
  3. 每年增撥1,000多萬元,給「香港藝術節」,多些委約本地藝術家的創作和演出:香港的文藝創發展,除了有優秀的藝術家,還要有高質的作品,否則,如何吸引本地觀眾?如何出口?所以,由香港藝術節把這個關,是適當的;更何況,每年1,000多萬來做各項相關工作,這不是一個「大花筒」的數目。
  4. 每年給康文署約400多萬,擴展「社區文化大使計劃」:這計劃鼓勵藝術家到全港18區為市民提供文藝節目,和市民共享,故此,在這計劃中,普羅大眾是主要的獲益者。它提升市民的修養,促進社區的愉快、和諧。
  5. 每年約給二、三千多萬,支援本地藝團和藝術家到大灣區作文化活動,也藉此擴大市場和文流平台:這也是一項良好的策略,用意是「水漲船高」。因為大灣區的人口有數千萬,他們也懂廣東話的,如果這些人口成為香港文藝創的觀眾和「粉絲」,他們便會成為我們的市場;當建立起數千萬人的市場,香港的文藝創的工作者,便會增加收入,改善生活,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。最近,有個導演告訴我:多了青年人,願意當電影編劇,收入也增加至數萬元,因為香港導演在國內打開了電影市場,故此,開戲多了,自然聘用多些本地編劇,和提高他們的待遇。

從上述分析,其實今年的財政預算對文藝創的支持,只是「漸進式」的合理增加,策略性的「思想解放」,絕非有些謠言中傷者所說的「大花筒」、「曲高和寡」。而且,它惠及的不只是一群文藝創的工作者,更會有利於全港未來社會、經濟和文化的發展,意義深遠。最重要的,它讓香港青年人看到未來將會有一度空間、一線生機和一個發揮創意的人生機會!正如我過往文章常常提及「住有所房、老有所養、病有所醫、青有所夢」,是政府官員要天天思前想後的課題。

財爺今次的文藝創的財政預算案,我想說明一點:目前,把錢調配給政府部門或大的組織(如藝術節),是適當的,因為它們有經驗、具專才。但是,如長遠來說,要推動藝術市場化和民間化,我們要開始思考:如何培養更多的文藝創中介專業人士,如策展人、代理、顧問、市場推廣者等等,如果中介人士層面薄弱,則文藝創發展永遠停留在政府或NGO(社會機構) 的層面,則我們的文化軟實力,未能生根,深入泥土,只會產生短暫效應!
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