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好幾部「港產片」(我不再奢望它們不是「中港合拍片」,只要由香港班底作主導,我們也只能貪心地視它們為「港產片」,否則,香港電影更淒涼):劉德華的《拆彈專家》、古天樂的《殺破狼‧貪狼》、任達華的《黑白迷宮》、馮德倫的《俠盜聯盟》。它們雖然沒有驚喜,但是拍得札實,照道理來說,票房不應該那般普通,而觀眾的反應更差,網上留言說:「又是那些演員、內容、手法,都是熟口熟臉的港產片,不想再看!」似乎,港產片除了留住一班「狠」喜歡看警匪片的忠心粉絲,其他的觀眾已經用腳來投票,跑了去看美國片,甚至近來的英國片、泰國片、韓國片、日本片、印度片……再走下去,只會留在死胡同打轉。
香港電影已經中了Murphy’s Law(摩菲定理) 的咒語:「凡是可能出錯的事,必定更糟糕」。看情況,香港電影的衰落期只會更久更深,因為最近幾部電影似乎同時更中了Murphy’s Law反方向的咒語:「凡是不應該出錯的,也變得一樣糟糕」。因為本來不錯的港產片,觀眾也唾棄,多可怕!
我猜想如果香港電影繼續走「依樣畫葫蘆」的老路,在十年後,必然油盡燈枯。原因很明顯:
- 音樂大師顧家煇說過:「大文化吃小文化,大市場吃小市場」。過去50年,只因內地在文化、藝術、娛樂處於閉關期,香港才沒有強大競爭對手,現在,睡龍已起來了,要靠「市場」才可以為生的電影,只好向北方一步步傾斜,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,除非香港樂意停在「港式另類電影」自娛這地步,否則,作為一門創意工業,卻未能在大市場佔一席位,本地的電影只好危在邊緣。
- 「那裏有錢,人便往那裏搵食」,這是正常的道理,七七八八的電影幕後人,都紛紛變成「內地人」,北移去了內地「搵食」;聽說許多本地電影業的崗位,開工不足,朝不保夕,如武術指導、古代服裝、後期製作等等。內地既然有大量影視工作,連剛剛畢業的本地電影系學生,也紛紛往內地找工作。
- 迷信「大明星」,不敢冒「賣埠」的風險:電影的發行賣埠,如果找到一兩個大明星,便會容易甩掉,於是香港老一批的大明星,都五、六十歲,還要裝年輕,掛頭牌,來吸引年輕觀眾;而年輕的女「明星」(不是「演員」) ,幾乎一個都培養不出來,可以想像,這樣的一個「夢工廠」的電影,如何再向十多二十歲的新生代推銷下去?怪不得香港的年輕人,都北望韓國,天天抓著小鮮肉偶像,誰會迷—個可以當爸爸媽媽的本地偶像?
- 在「活命」的心態下,大家只好一窩蜂去拍一些起碼在「發行」上有點把握的題材,於是,人人去拍動作片和警匪片,觀眾天天看著那幾個中年明星互調角色,今次A是兵,下次A是賊,重演一幕幕「見慣見熟」的槍戰、肉搏,那能不膩。
- 由於市場萎縮,投資者都不願意再押注在香港市場,於是,香港電影中了Murphy’s Law的咒語,我們的技術質素和其他水平都愈跌愈低,觀眾天天流失。但是,香港的戲院租金上升,票價越來越貴,很多朋友於是說:「要花錢,當然看『物有所值』的荷里活電影,港產片,留待回家看電視吧!」
不過,「留待回家看電視」,可能是港產片的生機!一個市場,主要是「供」「求」雙方配合,現在「供」的,是那些票價又貴,但票房不濟的港產片。以前的情況,是觀眾不去電影院,現在情況有所不同,觀眾一般已不再看「翻版」,都願意去電影院看電影,只不過拒絕看「港產片」,而更把港產片,歸納為只適宜在家裏「電視看」、「電腦看」、或是「手機看」的娛樂。就是這點,新的機會來了,因為在以往,由於科技未達水平和大眾的不習慣,在這些網上「視窗」Windows放映港產片還未成氣候。現在,內地「網上付費」的風氣,是全球第一名,於是,產生了所謂「網上大電影」,即俗稱「網大」(Net Movie)的新產品,內地觀眾(特別是年輕人) 都願意付出小小的費用,來觀看只在網上播放的首輪電影。2017年票房過百萬的網路大電影有二百多部,已經超過2016年全年總數,其中6部電影的分賬超過千萬人民幣。成績特出的電影例如愛奇藝「仙班校園」系列, 72小時流量即突破1000萬,騰訊視訊的《再見美人魚》、《深宮遺夢》、愛奇藝《山炮進城2》等都破億。
當然,我聽到有些聲音,大力反對香港年輕人拍「網大」。他們的反對理由是:
- 「網大」在電視、電腦、手機收費播放,只是一時熱潮,它不會長久,長遠來說,觀眾一定回歸「入戲院」看電影,這才是電影的正規本位。
- 「網大」電影有長有短,不符合傳統電影的定義,即電影起碼有90分鐘,故此,天打雷劈,「網大」不能定性為「電影」。
- 現在「網大」製作水平低,叫年輕人入行,是「教壞」他們,而且,因為它的水平未及投資千萬或億計的「戲院大電影」,長遠來說,觀眾肯定不會在電視、電腦和手機,看這些「首輪」次一級的電影。
- 鼓勵港人看「網大」,即是鼓勵大眾不進電影院,故此,票房收益也受到影響。
就以上反對理由,我不想爭論,特別是網上的東西代表「爛東西」?低成本代表「爛電影」?但在時代巨輪下、在科技發展下、在人類發展的大趨勢下,以上論據又是否合理?不是說香港要放棄「戲院電影」,而是強調香港不要錯過「網大」的生機。香港今天的問題,是大家經常錯失機會。
我認為「網大」這突然新來的Window,絕對適合香港的年輕人去發展:
- 大家心知肚明,香港二、三十歲的電影新丁, 那有能力駕馭一部投資千萬或億萬計的電影?「萬丈高樓從地起」,既然年輕人在目前苦無機會的情況下,天天沒有戲開,為什麼不鼓勵他們把握「網大」這新機?「網大」的好處,便是要求不高,容易一面做,一面從錯誤中學習。況且,今天的電影「大佬」級人馬,其實大部分都是當年從電視台拍庶民看的電視劇而「起家」的,為什麼又可以培養到今天的精英?英諺有句話很好「Practice Makes Perfect」,現在年輕人最沒有機會的是「練習」,就算這些「網大」是爛片,而通過拍爛片來慢慢提升,有何不可?現在的「戲院」電影,又有多少不是爛片?其實,創意、品味、能力的改善,要是讓年輕人在「戰場」實戰,不斷打仗磨練,他們才會脫胎換骨。
- 目前,「網大」的觀眾多數是年輕人,而在香港,困在「愁城」的電影從業員,也是年輕人,他們最了解同齡的喜好和心態,既然「網大」的年輕觀眾要求不高,看到一些「共鳴性」很強的東西,便會支持,因此,網大不是我們的年輕人很好的落腳點?
- 現在拍電影,最難是找「金主」,他們現實,最喜歡找「大牌」,所以,年輕人許多苦無機會。但是,網大投入的資金不大,較容易說服「金主」投資在年輕人身上,讓台前幕後的年輕人,起碼有個「入位」。
最近,「網唱」也漸漸成風氣,內地的音樂平台「QQ音樂」、「全民K歌」、「樂人‧live」都容許網上開「網唱」(Net Concert) ,香港新進歌手盧宜均在那裏開Net Concert,獲得500,000名網眾的觀賞。500,000是紅館四十場的觀眾人數,試問:還有紅星可以在紅館開四十場嗎?更何況是一個未成名的香港新進歌手?但是,網上的平台,卻提供了低成本和放射式效率的生機給香港年輕人!
活在當下,要「與時並進,推陳迎新」,我也是一個懷舊的人,可是我不會堅持吃老本,漠視時代和科技的發展,懶理年輕人的失落,或許「認知不和諧」(Cognitive Dissonance) 才是香港最大課題。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