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一輩的藝術家,有些没唸過書、有些只是中學畢業、有些大學也不是唸藝術的。例如大師級畫家韓志勳,只是在郵局工作。
稱呼從事藝術工作的也有3種叫法:有些功夫很好,但是作品没有創意的,被看不起的人稱為「工藝匠」;有些謙虛的,不敢自稱「藝術家」,只叫自己做「藝術工作者」;有些藝術系大學剛畢業,便急不及待為自己套上「藝術家」的稱號。
時代變了,大家對年輕新一代藝術家的要求愈來愈高,既要正統科班出身,即唸藝術系出來的,又要有藝術成就的,才視為「藝術家」。
有個年輕人唸攝影的,發覺當攝影師的路不好走,便去應徵巴士司機的職位,於是報紙的標題變成「年輕人放棄當藝術家,改行做司機」,真是魚目混珠。
去了一個幼稚園的畫展,司儀說:「來,讓我們拍掌歡迎這群「小孩子藝術家」,分享他們的成就」,真的啼笑皆非。
青年們,入了藝術創作行業,不管那一塊:繪畫、音樂、文學、舞蹈、電影、話劇……到底如何把自己從「藝術工作者」提升為「藝術家」呢?
- 首先,便是勤力,所做的作品賣到錢,或賣不到錢的,也要天天做,月月做、年年做。那些一暴十寒的,根本難成大器,因為「實踐」和「磨練」是藝術工作者的刑場,也是孵化室,而每天所花的十數小時,還要包括「吸收」、「思考」、「練習」、「實踐」、「反省」這重要的五步。
- 要鍛練自己有充足的「表達能力」和「社交能力」,那些堅持關起門,不問世事的,太自我了。藝術家是需要圈內的認同、觀者的共鳴。故此,一個月起碼出來一至兩次,和同道甚至群眾交流,才可以拉闊領域,飛到更大的天空。此外,藝術家除了通過作品表達自己,避不了用文字或說話,說出自己的心底話。故此,許多優秀的藝術家,都是一個好的推廣者,如果中文英文都寫不好,說話又結結巴巴,如何更上一層樓?怎能說服別人欣賞自己?
- 不要永遠停留在「業餘」的階段,不要怕挑戰,要努力爭取,參加行內有分量的比賽、展覽和發表平台。例如當一個演唱家,如果永遠是你自己出錢開演唱會,而没有觀眾願意買票去看你,則你永遠不會是一個「專業」藝術工作者。行內對你的認同與否,加上觀眾對你的欣賞指數,是殘酷考驗。
- 如果單是擁有技術,作品沒有背後的思想靈魂,則這個「工作者」當不了「藝術家」,他只是一個「藝匠」。香港許多藝術工作者的作品,最致命傷是作品背後的思想深度不足,否則,次次展覽只是說「希望大家會感動」,大家為何要為你感動?故此,除了多看、多學、多想,引玉之磚是創作過程受到思潮「沖擊」。香港地方太小了,大家生活的方式或價值觀又太類近,踏出「獅子山下」,去外面的世界擴濶視野,是必須的昇華。香港有三類這些計劃幫助年輕人:
- 有些學校和教育基金,會送出一些「奬學金」,資助年輕藝術工作者去外國留學。但是記著,藝術才華,不是單純靠唸書多少,也許你唸了數個藝術博士學位,也不等於你是藝術家。
- 有些外國機構和藝團提供一些《藝術家駐留計劃》(Artist–in–Residence program) ,他們邀請其他國家地區藝術家到他們的地方「掛單」,一面工作、一面分享、一面生活……
- 最特别的是「亞洲文化協會」(Asian Cultural Council)的《文化交流奬助計劃》,他們為香港的藝術人才,設計了「有意義和具影響」的交流計劃,獲選者可以有3至6個月的時間,選擇逗留在美國多個城市,自己設計想做的事情,包括參觀、訪問、研究等等,所有飛機票、住宿、活動安排由協會負責,還有生活津貼呢。他們重視的是「思想啟發」和建立「人際網絡」(social networking) ,藝界名人如王無邪、杜國威、古天農、鄧樹榮、梅卓燕、蘇玉華等,都曾受惠於這個計劃,而得到這個計劃的垂青,也變成某種地位的認同。
- 政府的民政事務局,也提供基金讓藝術工作者可以往外面演出及交流,但是目前只限於某些費用如機票的資助。
- 藝術不是唸書得來,唸書只是打好基礎,藝術是通過實踐得來的,成功有偶然性,亦有必然性。故此,有位藝術家朋友說:「每次我的失敗,是為我下次的成功提供養分」,那些剛剛起步,或是走了一大段路而放棄藝術工作的,是他的「失敗決心」不夠!這樣性格的人,也未必是藝術家的材料,因為他太自信,相信自己必然成功,更没有虛心地整補自己的不足,只是諉過於命運。
香港的藝術工作者,最大問題是缺乏「空間」:啟發的空間、工作的空間、市場的空間。但是日本的藝術家也面對同樣的問題,他們有些成功的,是先離開日本,去全世界吸收、思考、研創,探索更大的「自身空間」,然後回國發展。經歷沖擊洗滌,才會帶來藝術生命更美麗的波瀾!
藝術工作者是「貼地」而行的,而「藝術家」已到了「離地」的境界,他們屬於全人類,也為全人類服務;在此,向他們致敬。做到一流的藝術家,真是一條血淚之路。
此網誌也上載於下列網站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