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旅遊新文化「Travel Light」:輕身上路的九種方法。你選擇哪一種?
以往,我旅行,像「走難」;現在,似「走佬」。 對着鏡子:不敢相信,年輕的我,到外地,竟然帶着一大箱、一小箱、一個大背囊,然後3、4個購物袋;真的瘋了,毛巾、鞋楦、熨斗、衣架、teddy bear都搬去,是不是像「走難」?當這些東西擠滿日本酒店的小房間,走廊也得跳過,如生活在「劏房」…..
-
如特首所說:香港可做「國際專上教育樞紐」?又可否成為「產業經濟」?
現在社會許多舉措,不再單一目的,是「transpurposes」。 報導說:全球每年有二億五千萬年輕人考上大學,比起20年前,多了一倍,但是,接受專上教育的適齡人口比率仍只是42%,在發展中國家的增長速度,更是可觀;試問,誰不望子成龍?在西方國家,教育變成經濟活動…..
-
香港颱風:我的甜蜜砂糖回憶和可怕苦茶經歷
成長在有天災的城市,讓我們早已學會「人算不如天算」的道理。生靈,怎敵天意。 香港人叫「颳颱風」為「打風」,颱風,非常討厭,抵「打」!數十年來,我多次給它們折磨,聞風色變!最近,颱風摩羯吹襲香港及越南;在越南導致三百多人死亡和失蹤…..
-
去大灣區看電影,跟香港的感受比較:碰到《抓娃娃》和《逆向人生》兩部特別電影
人老了,別人也會少看一眼;我習慣了。 城市老了,人們總是「翻白眼」,笑:「去過了!」、「看過了!」;我的內地朋友們都減少來香港,飛歐洲嘗新去!最近往上海,新賣點都是些「一眼喜」的時尚,如西岸豪宅群,多看也平常;上海,也跑得挺慢呢…..
-
香港人要改變,重拾求知慾,社會才進步:好奇心的五大類,你屬於那種?
腦袋走少了路,便少了里數,這般簡單。 商人說:「哪裏有錢,便往那裏探,才得富貴!」我說:「哪裏不懂,便往那裏探,才得心中富貴!」滿足自己不懂的,這是最易入手的學問,也是自己前進的第一步…..
-
新香港人偶像:文壇斜槓奇才馮唐,為何他和香港人「一日不食」?政府要急抓藝文人才!
回鍋油,又稱「萬年油」;很少食店天天更換整鍋炸油,舊的揮發了,新的添入鍋,新新舊舊,或新油換走舊的,或兩者「水乳交融」;我在想:一個社會,亦是如此…..
-
懷胎十月,我的第13本新書《依依得捨》終於出版:寫作人內心之喜與嗔
光陰荏苒。起步太早,用力太遲;也許,這就是人生。 9年前,我重出江湖,為香港01寫文化散文,然後在橙新聞、灼見名家、明報等媒體筆耕;嚴守寫作紀律,自己都難以置信。 坦白說,天天要寫,思考怎樣寫,真的絞盡腦汁…..
-
嘉頓山遙夜荒燈看深水埗:平反散亂但不蕪蔓文化區,二千年前有人居住?
輪流轉》的歌詞:「今天少年人,他朝老年人,不知有沒有改變?」 不要讓窮人受到欺凌,但也不要過分保護,那麼,社會才慢慢進步。 常常說深水埗一帶是貧窮區份,這見解往往變成社區組織爭取政府資源的口號;可惜,福利這回事,「一放低就喊,一喊就抱」,窮人要扶,不是抱。最近,深水埗巴域街的新樓盤開賣,價錢不便宜,卻購買者眾。今時今日,在深水埗黃竹街、基隆街一帶,潮爆文青咖啡店多的是,有人說是紐約Brooklyn;故此,「貧窮」標籤,一竹篙打沉一船人,對深水埗居民,很不公道…..
-
以周潤發和李連杰「靚佬」為例:男人,怎樣乾淨、企理、心地好?
亦舒寫過類似話,叫人酸一鼻子:「人,過了某個年紀,外觀如何,不能怪父母,只怪自己後天打理不周。」 十八無醜婦,年輕人,皮光肉滑,誰不好看?小鮮肉和小仙女,就是這個意思。過了40歲,巔峰已過,毛孔變粗、頭髮轉白脫落,皮膚不聽話,長出肉粒、曬斑、疣,「頑固」脂肪重新定義你的面相,最可怕是口腔有牙周病,臭味跑出來。看看同是六十多歲的周潤發、萬梓良和呂良偉,3人的風姿,形勢立見…..
-
反其道而行的《香港校際合唱節》創辦人Kelvin Lau:「成者為王,但敗者非寇」,輸了的,更值得關顧
為贏的拍掌,不如為輸的打氣。 香港俗語有云「一本通書睇到老」,指有些人用過往的死板方法,來處理今天各式各樣的問題,他們忘記了:時移世易,物換斗轉。 有些香港人的思維,常常「習非成是」;例如說: 短平快,才會賺大錢、國際學校一定比本地學校好、「見高就拜,見低就踩」…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