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交際應酬令人累:襯家兩免,怕打招呼
真的累了,像Bob Dylan怕唱《Blowin’ in the Wind》般累。 我是「I」型人,怕打招呼。社恐,是我的心魔,害怕見陌生人。 我中學搞劇社、大學當編劇、謀生靠法律、外快倚賴一枝「爬格仔」的筆,當然懂得搞氣氛,泡製社交場合的歡愉,哈哈,誰知道,內心的我非常害羞。年紀大了,才有資格任性,我不想再討人歡喜…..
-
感懷「新」世:擁有四個媽媽的幸福
和朋友們談到各自的媽媽,大家都感觸,眼濕濕;媽媽已離開的,更覺哀傷。母親是最偉大的…..
-
感懷「新」世:兒時‧光陰
記憶,如古龍水,只恐怕它會揮發掉。 兒時,香港的房子只有幾層高,人,不會睡在天空;今天,到處都是四、五十層高的住宅大樓,人,在天空活動;媽媽叫它做「半天吊」,彷彿我們上不去,住的人,也下不來…..
-
巷語:律師夢見特朗普,引來粵劇名師龍貫天:做人「三要」和「三不要」
這律師愛做夢。樂不可支。 睡眠不足,卻是他的大敵,它像營養不良,妨礙美夢蔓生。有夢,是人生最美的經歷。 現實單調無情,夢裏的東西,多彩多姿,莊子喜歡夢見蝴蝶,這律師喜歡夢到大人物,從漢武帝到鄧小平、從Bruno Mars到查泰萊夫人…..
-
請買票支持!我當監製:讓青少年情緒問題,得到關援;Susan Wong 及周國豐《好在有朋友》慈善音樂會
亞里士多德說:「快樂靠自己!」 興趣躲在皮膚,適當時候,便會技癢;使命感躲在內心,適當時候,便會爆發。休息了一年多,我又當舞台監製了! 來!來!來!別讓困境佔據了自己,甚至奪走生命!…..
-
流行「沉浸式劇場Immersive Theatre」:你認識5類新「花臣」嗎?見慣亦平常?
新奇?像「新奇士橙」,我都吃過了!還有其他新絲蘿蔔皮? 藝術,像不安於座的小朋友,走來走去,尋求突破,搞搞新意思,但受眾者,宜冷靜,觀察那些「藝術新浪潮」,能否真的可以站穩住腳?因為藝術的「正統」和「非正統」界線正在消失,同樣地,high art 和low art也變得朦朧不清……
-
道聽塗說的故事:白筆山晚上現身的幽靈
這個律師是一位「無鬼論者」;但,他害怕鬼,也是,鬼故都是故意嚇人的傳聞!要怕?也該怕人吧,人比鬼更青面獠牙。 誰料到,活過數十年頭,今天晚上,他遇到「它」…..
-
香港終審法院判令政府執行「民事結合」和「替代框架」的責任,法理何在?實際情況?世界普通法發展?
人,既是群體動物,也是個體靈魂,然而,如何在傳統道德和開明社會之間,取得平衡,達至多元又平等的香港? 社會問題,總有對立意見,要妥善解決,沒有簡單Yes或No,畢竟,人人皆是持份者,政府的責任是把偏激意見剔除,找出中庸方案。今次,香港終審法院罕有地要求特區政府立法確立「同性結合」或其「替代框架」,倘若政府或立法會拒絕或拖延,會否引起一場三權矛盾分裂?…..
-
出席宏偉啟德體育園的首個音樂會,感觸回望數十年人和事:四點建議
和啟德,一生有不解緣。有付出,才有成就,啟德體育園是好例子。 父親來自潮陽,常帶小孩子的我去九龍城買功夫茶葉,我見證了第一條「機場天橋」(即太子道老天橋)的出現;隔着太子道凝視啟德機場的飛機升上雲空,常常問:甚麼時候可以遊「飛機河」呢?夢想,是支票兌現的簽名…..
-
我在寒冬首爾身歷其境,尹錫悅戒嚴怪劇的拖棚:首爾四十年來變化
就算可笑的政治,也是殘酷的悲劇;以史為鑑,利益和慾望,是鬥爭的動機。 甚麼是「大場面」?炮火連天,我沒見過;但香港街頭動亂,催淚彈處處,1967年見過一次;2019年經歷第二次,花甲香港佬,還怕甚麼? 剛剛去了韓國首爾,氣溫兩度下,見證了他們「戒嚴令」的政治亂局。愛去韓國,只因懷念老遠雪嶽山的楓林…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