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香港「街頭藝人」的四大法例和解決方案
最近新聞報導,旺角西洋菜街行人專用區,變質為「大媽歌舞町」,或累旺角行人區被消殺,「街頭藝人」的法律問題,又成為討論。 小時候,娛樂和消閒,只有報紙和收音機,電視機也只是在七十年代才普及。在那年代,走到那裏,街上都有「表演藝人」,不要計算上環及廟街「大笪地」長駐演出的,在灣仔修頓球場和春園街附近,更經常看到表演地攤:唱南音的、拉二胡的、耍功夫的、舞劍弄蛇和猴子的、玩魔術的、創作「麵粉公仔」的,喚,我記得,還有一個表演「軟骨功」的女師傅。歲月如金,淡然地從手指罅中流逝,不過,我們小孩子對中國文化的尊重,便是受這些街頭表演潛移默化地培養出來…..
-
香港藝術節《百花亭贈劍》引發的議論
從來,創新的藝術作品,都會引起爭辯。由香港藝術節出品,賽馬會資助,毛俊輝老師導演的「非傳統」粵劇《百花亭贈劍》(Pavilion of a Hundred Flowers),便引來文化藝術界的討論…..
-
明星李菁和饒宗頤大師的「比生命小」
最近,兩位大人物逝世:六十年代的影壇巨星李菁和國學大師饒宗頤。 任何名人離世後,可能最怕被人「蓋棺論定」,走前,別人不敢厥論;走後,卻指手畫腳。但是,當事人都不在,想反駁都沒有機會,真是「死無對證」。傷害一個故人,是為了把真相存案?是慨歎「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」?還是某程度的「鞭屍」? 通常,這些攻擊的觀點大概是:唏,死者真的沒有這麼了不起,他們在生時,其實怎樣怎樣,所以,大家要認清事實…..
-
財爺改善香港文化基礎,投資未來,路走對了
回歸後,香港政府的視野寬闊了,眼見世界級的大都會,如倫敦、紐約、巴黎、東京,因為有文化、藝術、創意等「軟實力」,地位、競爭力、魅力,永遠遙遙領先。後來,亞洲的城市,如首爾、台北、北京、上海、新加坡,在這些「軟實力」的投放,也迎頭趕上,香港如果不「發力」,在未來的日子,看著別的城市在「軟實力」上進步,我們不單止慚愧,更會後悔(如十多年前我們錯過了「IT」產業的機會)。 今年,「財爺」陳茂波增加資源,著意改善香港「文藝創」的基礎,除了受到業界的歡迎外,有遠見的市民會明白,投資這些「軟實力」,長線來說,必然會利及香港…..
-
黄夏蕙精心聰明的「品牌」效應
在農曆新年,踏入晚上11時,黄大仙祠開放,市民爭上頭注香,資深藝人黄夏蕙身穿粉紅色「狗狗」套裝,排在隊頭等待上香,非常搶眼,立刻成為新聞人物。 有些人笑「夏蕙BB」無知,專製造這些「搞笑」新聞,但大家知道嗎?夏蕙姨是名校庇理羅士女子中學的畢業生,她才不會無腦亂來。在娛樂圈中,她深知自己的定位是「攝石風頭人物」,所以,凡有全港市民關注和媒體報導的事情,她都會把握機會,突圍而出,成為娛樂版頭條,例如萬聖節,她會在蘭桂坊扮鬼出没;時裝名店被指控歧視本地人,她會跑去街上,和網民一起抗議;名歌星演唱會,她會坐前排獻花、派利是;名人的葬禮,她會出席,被取笑為「殯儀之星」。夏蕙姨絶不理會别人反應,我行我素,非常「有型」,是她粉絲心目中的偶像,雖然她已八十多歲,仍不乏粉絲給like!…..
-
「高仿」藝人的尷尬
看了有「泰國小鄧麗君」之稱的「朗嘎拉姆」的演唱會,一連兩晚,在灣仔伊館舉行。誰為她改中文名字?認真不濟,因為十個有八個人不懂唸「嘎」這個字。這個「朗嘎拉姆」不得了,一個外國人,本身在泰國沒有名氣的歌星,竟然可以在中國人的地方突然紅起來…..
-
大灣區給香港律師新的機會?
說起「跑」內地,我應該是律師中的第二代。在六十年代,香港的律師很少和「中國」(當時,叫「中國」) 打交道,當時國家仍然閉關自守,而且因為文革,處於不安的狀態,律師是消失了的行業。七十年代,國家開放了,有一群和「中資機構」往來較多的律師,如廖瑤珠、何耀棣、阮北耀等,是第一批接觸中國市場的律師,但他們不用去中國尋找法律機會,是「中資機構」包括銀行在港給他們生意。有些人叫他們做「親中律師」,他們不用考試,前輩們自動獲委任為「中國公證人」…..
-
看了深圳V&A博物館,香港仍有四點優勢
青年人:國家和特區政府在過去的多年,都未曾這樣強力公開推動文藝的工作,故此,在未來,除了新的政策,必然有新的資源、配套和機會,給有志從事文藝和創意工作的人發揮;所以,青年人,除了當律師、會計師、醫生、投資銀行家、政務官以外,其實有更廣闊的原野在等待你,如果真心喜歡文藝和創意工作,為何不忠於自己,卻屈服別人的意見,找一份「寫字樓」工作?目前形勢,是百年難得一遇的機會,要好好把握。你看,連一河之隔的深圳都有了V&A博物館(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),你還感受不到那「磁場」的改變?…..
-
你玩過「互動劇場」(interactive theatre)未?
傳統的劇場,觀眾坐在椅座,看著台上的故事,無論是生離死別、甜酸苦辣……都和觀眾無關,或許他們只是「偷窺」的第三者。「互動劇場」(interactive theatre) 的概念,便是把觀眾帶進劇場,是在內、或在外,成為其中的一份子,達到「互動」的最高目的。有人喜歡叫「互動劇場」做「活動劇場」,我喜歡「活動」這名稱,因為更貼切…..